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除開睡覺的時間,一個人在辦公室裡的時間遠遠超過在家的時間,如果你在辦公室像在家裡一樣互愛和謙讓,哪怕只有一半的互愛和謙讓,你會覺得工作和生活會溫暖美好多少倍!
………
求和不求氣(3)
………
生意人做生意講究求財不求氣;對於我們當秘書的來說,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求和不求氣。
………
麻風病人(1)
………
三月某日
昨晚紛紛揚揚下了一夜的雪,今早西北風又嗚嗚地刮個不停,整個世界彷彿都掉進冰窖裡去了,讓人從心裡感到了寒意。在人們已隱隱約約聽見了春天的腳步的時候,還下這麼大的雪,的確少見。
今天是星期五,下午四點開始,秘書科開例行的工作小結會。
“鈴……”小石桌上的電話鈴響了。
“是我。你找我有什麼事……我正在開會。”說著,小石就把電話掛了。小石昨天才正式上班。
會開完了。
科長問:“小石,剛才是誰來的電話?”
“是我表哥。”
“哦。”
科長點點頭,之後對大家說:
“你們大家都給我記住,作為秘書,你們永遠不能說‘你找我有什麼事嗎?’這句話!小石,剛才即使是你表哥,你也不能這麼跟他說話。”
“我表哥他非常無聊……”小石想分辯。
“作為秘書,就不能養成這麼說話的習慣!”
科長打斷了小石的話。
“不管是打電話還是直接上門來,客人找你肯定就是有事。沒事他找你做什麼?不管是什麼事,作為秘書,你都要熱情接待。你問客人‘你找我有什麼事嗎?’表面上是很禮貌,實際上是一種冷淡,而且是從骨子裡表現出來的冷漠。你們可能沒享受過這種‘待遇’,沒有這方面的體會;我是深有體會的!就是在前幾天,我到一家公司去,對方的秘書小姐也是這麼問我,讓我感到非常彆扭,覺得自己是個小偷,還沒進門,就要接受盤問。其實,她只要稍微換一種口氣,問‘你找我是什麼事?’我心裡就會好受得多!”
“我想補充一點。”
孟姐接著科長的話題,不緊不慢地說:“還有一些秘書喜歡問客人'你預約了嗎',這種說法跟'你找我有事嗎?'一樣,容易讓客人反感。作為秘書,客人預約沒預約,你自己心裡應該有數,所以,這麼問客人就是失職;客人沒有預約不請自來,那是他們沒有禮貌,但你不能用'你預約了沒有?'這種冷漠的方式回敬他;表面上,你是很客氣地問對方預約了沒有,實際上是告訴客人,我知道你沒有預約,你不請自來,讓我討厭。別人不走斑馬線橫穿馬路,你就有理由開車去撞他?客人既然上門了,作為秘書,你就得無條件地熱情接待,不能因為他們沒有預約而怠慢他們。”
“沒有預約,怎麼接待?”小石認真地問。
這應該是常識,但孟姐還是很認真地對小石說:
“首先要弄清來客的姓名、所在的公司或單位,有什麼事情。如果客人點名要與某某見面,就應當立即與當事人聯絡。但是,在聯絡好之前,不要給客人肯定的答覆,因為當事人可能不在,也可能不願見這位客人。如果是不願見這位客人,你就要這樣答覆人家:‘實在對不起,某某不在家……’。這樣,你就不至於給客人留下一個缺乏誠意、為人冷漠的印象。”
“對!”科長說,“秘書最可怕的就是冷漠,而最可貴的則是熱情。有熱情才有親和力。如果你們幾個要問自己是否已成為一個合格的職業秘書,你們就問問自己,我身上有沒有這種親和力。”
“科長,什麼是親和力?”瑪麗有意將科長的軍。
“親和力就是與人為善,助人為樂,在保持自己心身愉快的同時,讓你周圍的人也感到愉快,使他們願意和喜歡與你一起工作。”
科長似乎也沒好好琢磨過“親和力”這個詞的確切含義。與做理論家相比,秘書更應該是個實幹家。
“親和力也可以說是一種氛圍,在自己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肯定也會得到別人工作和情誼上的回報。”
我覺得,親和力的準確含義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秘書身上必須有親和力。秘書部門是一個企業的神經中樞,上傳下達,左迎右送,都是秘書的工作。幾乎秘書的每項工作,從收集資訊到給領導安排工作日程,都需要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