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對二人剛才的話題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也沒有嫌棄什麼,而是招呼眾人一起席地而坐,表現出一副親近的樣子來與郭楊二人討論政事。
郭芙和楊過哪裡懂什麼政治,只是在前世看過不少這方面的資料罷了。
不過就是這點東西,也夠讓忽必烈驚歎的了——畢竟多了幾百年的見識,對於古代政體的一現見解可以說是驚世駭俗的,但是對於忽必烈這樣的一代雄主來說,正是他所想要聽到的東西。
“兩位真知灼見,都使小王受益匪淺,不知可否隨小王前往王帳之中詳談?”
這是很明顯的拉攏了,只要郭芙和楊過答應,就很有可能會被授予官職。
這不同於瀟湘子等人,這些人只是以武功顯名,對忽必烈來說,最多也只能做到護衛或衛隊長之類的,金輪法王文武雙全,可以做國師,而楊過與郭芙對於政事有著獨到的見解,這樣的人材,不網羅在手下,對忽必烈來說是個極大的損失。萬一再被別人用了,那對忽必烈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不過這正是楊過和郭芙想要的,只是她們要的不是當官,而是承諾。
“多謝王爺美意,只是我二人閒散慣了,無意於功名。我們只是王妃的朋友,王妃和她的兄長對我們有恩,所以我們只是為了侍奉王妃而來的。只要王爺對王妃多多愛護,我們自然對王爺盡力竭力相報!”
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只是因為您的王妃耶律燕才會在這裡的,您只要多多寵愛她,我們自然會對您有所幫助的。
忽必烈對此自然是一笑而過——正妃,他還不願就這麼定下來。
但是接下來幾個月裡所發生的事讓忽必烈就有了動要—貴由的勢力越來越大,由於朵烈格涅的支援,原先支援失烈門的人漸漸轉向了貴由,而失烈門最大的,也是最有實力的擁護者拔都,被氣走,回到了他所在的金帳汗國。
“王爺至今不肯去和林,是還想觀望形勢?但是現在的形勢很明顯啊,失烈門先前支援的人那麼多都沒有登上汗位,說明天命不在他這一邊。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刻,您現在還在猶豫不決,不管是誰當上了大汗,對您的這種舉動,都不會有好印象。您看耶律王妃的哥哥,他可是堅定地擁護貴由王爺的。”
這是楊過曾經對忽必烈所說的話,而郭芙的話是:“我們漢人有句話,叫‘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王爺過份小心,只怕反而會引起猜忌。”
忽必烈當時對二人的話還存有疑慮,但是現在卻已經無法再忽視二人的話了。
他身邊的確也結交了不少各族的有識之士,但是在這汗位的爭奪上,要麼就是明哲保身,要麼就是勸他也參與爭位,讓他氣惱不已。則那些所謂的重臣,忽必烈為了避嫌,又不想去過多的結交。
所以在萬般無奈之下,忽必烈再次找到了郭芙與楊過。
“現在我再向貴由兄長示好,是否晚了?”
忽必烈很擔心地道。
郭芙笑道說:“是有點晚了,但是還不算太晚。只是您現在已經不適宜獨自出面了,不過您的兄長蒙哥一直是決定地支援貴由王爺的。現在能幫您的,只有蒙哥王爺而已。”
忽必烈照著郭芙的話去做了,也果然很快得到了貴由的信任。
而在這個時候,貴由迎娶了忠武王按嗔那顏的女兒察必——這是郭芙出的主意,讓耶律鑄向貴由提了這條聯姻的計策。
這樣一來貴由的地位再度得到了提升,而郭芙這邊,也徹底斷絕了察必嫁給忽必烈的可能!弟娶兄妻一事,在忽必烈這樣的人身上,是不會出現的。
然後郭芙透過一個巧妙的機會,讓忽必烈知道,其實耶律鑄的很多舉動,也是出於自己和楊過的授意,這一下,忽必烈才真正開始重視起耶律燕起來。
所以在一個月後,耶律燕被忽必烈正式扶為正妃。
而楊過與郭芙因為與耶律燕關係密切的原因,也在這邊得到了很高的待遇和尊重。
“好啦,你的手臂雖然一時還動不了,但是生活也總算穩定了,我也很久沒有回家啦,我要回一趟江陵,你暫且在這邊待一段時間吧。”
在外面過了一年多,郭芙還是放心不下在南宋的父母。
第三章 再回江陵
楊過也很理解郭芙,便讓郭芙放心前去:“你只管去吧,我在這裡安全得很。等過段時間,耶律燕也該有身孕啦,到時候她的孩子生下來,我就好好地教導他。”
只是郭芙現在已經受到了忽必烈的重視,不能說走就走,而要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