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日後我要是升了官,少不了你的好處!”
那官員聽了也跟著笑了笑,又等了一會兒,見劉起只顧著看官服也沒有什麼表示,忍不住說到:“劉大人,我這還要急著回去交差,您看。。。”
“啊,那好,你忙去吧,我就不留你吃飯了。日後有機會請你喝酒。”劉起拿著官服與秦茗議論著,隨口答了。
那官員吃了鱉了,甩手帶了二人走了,出了門罵到:“呸!還指望著升官,狗屁不懂!”
秦茗被突然而來的調令弄的糊塗,等那三個紅頂子走了才想起來,糾著眉說到:“哎呀,忘了給他們敬事了。”
劉起拿了帽子戴在頭上問:“什麼敬事?你看我著帽子帶著像不像個官兒?”
秦茗把帽子取了過來,說到:“這是規矩,前來送公文的,都要給點敬事,像你這種調任縣令的起碼也要給個五十兩。”
劉起疑惑的問:“給誰?給他們?”
秦茗點點頭,劉起一把奪回帽子說到:“我呸,送個信兒就要五十兩銀子,那我也去!”
“這是規矩,送公文的官員一般都是吏部七品,雖然只是送送信,但是回去報告的時候給你說了不好聽的,萬一有什麼麻煩那可就遭了。”
“算了吧,就那仨?一上來就知道拍馬屁,一看就是給人家當奴才的樣兒,愛怎麼說怎麼說去。”劉起管不得那一套有錢咱不知道自己花,給他們?老子的錢是水裡揀的?靠!老子這官兒又不是求來的。
秦茗被劉起說的沒有辦法,搖了搖頭心裡暗自祈禱那三人回去不會給劉起說什麼壞話。
兩人正玩著帽子,秦濤跟秦五也到了前廳,看到劉起手中的官服知道下人去報的話沒有假。秦濤跳上前拿著帽子笑到:“秀才還能當官,我還以為你們哄我呢?表哥你這官來的可真容易。”
秦茗見到秦五急忙上去把事情細說了,秦五看著他們倆兒在那裡忙活著試衣服,笑了:“表少爺知不知道清河縣在哪裡?”
劉起衣服還沒穿好,聽到秦五的話,搖頭答到:“不知道,改明兒去了不就知道了嗎。”
“呵呵,清河縣是蘇州最窮的縣。”
“越窮越好,富的麻煩多。”
“據說清河縣發了大水。”
“那就治唄!”
“上一任已經革職了,因為治水不善還判了個秋後處斬。”
“那就。。。什麼?上一任被喀嚓了?”劉起衣服整理到一半兒,被秦五說蒙了,抬起頭一雙眼瞪的老大。
第二十一章 當縣令(下)
清河縣屬於蘇州府靠南的一個小縣,縣中有一河是長水的分支,名清水河。這條河雖然不大,但也繼承了江南大多數河流的特性,蜿蜒崎嶇不走直道。這樣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每年長水發汛這條河也跟著大漲,蜿蜒的河道阻擋了河水順流,縣中的良田多數都在河的兩岸,如此一來淹沒良田遺禍百姓就成了這個縣最大的自然災害。
由蘇州府出發,到清河縣本來只需要一天的路程,如今發大水交通不便利,少說也就需要兩日了。通往縣城裡的官道可比不上蘇州府的官道,全是一色的泥土路。
秦茗擔心劉起去任這個縣令胡來惹禍,求了秦五跟劉起一起去上任。一路上劉起與秦五坐在馬車裡顛簸著朝清河縣趕,吏部的公文要求即日上任,按照大鮮的律法那就是三日內一定要到衙門裡接印。
秦五說了上一任縣令已經被判了秋後處斬,劉起心裡依舊是四分新奇、五分歡喜、只有一分的害怕,畢竟以前在大學裡連個班級幹部都沒混上過,現在突然給了他一個縣,還真像天上掉下的餡餅,憑著電視劇裡看的那些東西也不知道能不能拿的下來,一路上不停的跟秦五打聽當官該注意的事。
把秦五問的煩了只說了一句,到了縣裡你最大。劉起這才滿意的窩在馬車裡打盹兒,做著他那官老爺的大夢。
馬車行到清河縣外圍已經是日落西山,再往前行就要接近水災區了,趕馬車的夥計下了車到後面探頭說到:“劉大人,前面是就要到發水的地兒了,夜裡趕路怕不安全,不如今天我們就在這裡歇了吧。”
劉起與秦五睡的迷糊,聽到夥計問話,兩人伸了懶腰由夥計攙扶著下了馬車,左右看了看,這官道上稀稀疏疏的沒什麼行人,天也黑的差不多了,劉起問到:“在哪裡住?”
夥計恭腰,引手一指:“大人您看,驛站就在那邊,咱們今日就在那裡歇一日吧。”
劉起順著夥計的手指看去,果然有一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