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很多人
都為他擔心,可是不久他便痊癒了。同事們關切地問他:“中彈的時候.你
想些什麼呢?”傑裡拍了拍同事的肩膀,哈哈一笑:“在那一瞬間,我想到
我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選擇生,一個是選擇死,而我選擇了生,所以我認
定我去的那家醫院,是全國最好的,那裡的醫療技術更是一流的。”傑裡喝
了點水繼續說,“可是,他們在手術時,好像是把我看成一個垂死的人。我
向醫生們做了個鬼臉,使勁地喊了起來:‘啊,我過敏呀!’當他們問我對
什麼過敏時,我說:‘我對子彈過敏!還對冷漠過敏!’醫生們都大笑起來,
我的手術順利地做完了。”
一天,一個朋友問傑裡:“我不明白,你怎麼可能一直都保持積極樂觀
呢?你是怎樣做的呢?”傑裡笑著回答說:“每天早晨醒來,我就對自己說:
傑裡,今天你有兩個選擇──你可以選擇一個好心情,也可以選擇一個壞
心情。而我選擇了好心情;每當有壞事發生的時候,我可以選擇受害者的
角色,也可以選擇主宰者的角色,而我選擇了後者;每當有人向我抱怨時,
我可以消極地聽取抱怨,也可以給他們指出解除煩惱的方法,而我總是選
擇主動幫助別人,向他們提出好的建議。生活永遠是由兩個選擇構成的,
你要永遠選擇好的那一個。”
編後語:
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必然會擁有一個絢麗而熱烈的內心世界,這個世
界每時每刻都會產生巨大無窮的精神力量。
生活看起來沉重而複雜,但將它簡化為“兩種選擇”之後,一切都變
得輕鬆明瞭。
億萬富翁還抱怨什麼
有一位生活在費城的年輕人,整天唉聲嘆氣,愁眉不展,逢人便吐苦
水:“我實在是太不幸啦!父母沒有給我留下遺產,我沒有別墅,沒有小汽
車,甚至連到海邊度一次假的錢都沒有。”
一位老者對年輕人說:“我有辦法讓你很有錢,但必須用你所擁有的東
西來交換。你願意嗎?”
年輕人高興地說:“我有什麼東西值錢嗎?如果有,你要什麼我都願意,
只要你能讓我成為富翁。”
“我出50 萬買你的一隻手,你願意嗎?”
“啊?一隻手?我捨不得手。我不願意!”青年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那麼,我用100 萬買你的一條腿,可以嗎?” 年輕人又堅決地搖了
搖頭。
“一隻眼睛呢?200 萬?”年輕人恐怖地直搖頭。
老者笑了:“你看,你現在至少已經擁有了350 萬,只是暫時還不想要
這筆錢。年輕人,一個有手、有腳、有眼睛的人還怕沒有錢嗎?實際上,
憑你所有的一切,你已經就是一位億萬富翁。一位億萬富翁還有什麼可抱
怨的呢?”
編後語:
聽完老人的話,年輕人怔了片刻,羞愧地走了。他悟出了一個道理: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什麼都有了,如果我們不快樂,也許因為我們還缺少兩
樣東西:一個是自足,一個是自信。
金錢怎樣考驗我們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心理學家丹尼爾·卡伊曼,第一次把心
理學研究和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對人的行為,尤其是對不確定條件下
的判斷和決策行為提出了嶄新的解釋。
他發現,風險決策後的輸贏結果對人而言是不對等的,減少100 元帶
給人的痛苦,遠遠大於增加100 元帶給人的愉快。他的基本結論是:人們
最在乎的是他們已經得到的東西。
⊙我們是不是這樣:收別人的錢時可以少收一角,給別人付錢時卻不
願多付一分。
⊙有錢的人很容易成為守財奴,沒錢的人卻並不幻想成為富翁。
⊙攢了10 天的100 元錢丟了,只痛苦一天。攢了10 年的100 元錢丟
了,要痛苦100 天。
⊙欠別人的錢一天,可能一天都心有不安。如果欠了一年又一年,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