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鮮卑帝國 作者:蠍子王

低聲下氣地自稱“略陽李勢。”也算個識趣的人,憑著和桓溫的姻親,被封為歸義侯,過了十四年正常人的日子,亡國之君,他算是個好命的。

桓溫滅蜀之後,聲威大震,不過他遠沒有滿足,見石虎死掉,認為北伐時機已到,再次上表朝廷請旨北征。這一次東晉小朝廷再也不敢給他機會了,功高不賞那還了得,可是不思進取勢必受到天下人的譴責,朝廷任命褚裒北伐。

北伐大軍浩浩蕩蕩,一路之上北方士民降者日以千數。東晉朝野上下沾沾自喜,認為中原光復指日可待。只有光祿大夫蔡謨獨獨不以為然,他的回答別具匠心,頗有深度,一語道出江左的東晉政權為何不能重新統一中原的根本原因,他對人說:“胡滅誠為大慶,然恐更貽朝廷之憂。”這句話從字面上解釋是這麼個意思,“胡人被消滅確實是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然而恐怕這更給朝廷帶來憂患。”聽的人不明白就問他,說您說的是什麼意思?蔡謨答道:“夫能順天乘時濟群生於艱難者,非上聖與英雄不能為也,自餘則莫若度德量力。觀今日之事,殆非時賢所及,必將經營分表,疲民以逞;既而才略疏短,不能副心,財殫力竭,智勇俱困,安得不憂及朝廷乎!”這段話翻譯過來,如下:“能夠順應天意、掌握時機把百姓從艱難困苦中拯救出來的事業,如果不是最傑出的聖人和英雄是不能承擔的。不如老老實實地衡量一下自己的德行與力量。反觀如今###趙國之事,恐怕不是當今的賢達之輩就能辦成的。結果只能步步為營,分兵攻守,這是以勞民傷財為代價來炫耀個人的志向。最後會因為才能和見識粗陋平庸,難以遂心,財力耗盡,智慧和勇氣全都變得窘困,怎麼能不給朝廷帶來憂患呢!”

我之所以一字不差的摘錄和翻譯蔡謨的話,是因為他的話解答了不管祖逖也好、桓溫也罷,還是後來的謝安、謝玄叔侄,乃至劉裕、劉義隆、蕭衍,甚至南宋的岳飛、南明的史可法之所以不能收復中原的原因。他說濟蒼生成大事非上聖與英雄不能為,上聖與英雄指誰呢?看字面理解好像是指北伐諸將,其實在封建社會自他口中說出,必然是指皇帝無疑,在那個時代誰又敢稱上聖呢?孔子被尊為聖人,也是在他死後,生的時候誰敢超越天子?英雄則是指傑出的大臣。蔡謨否定當時的時賢,實際上他是否定了當時的君主。東晉一朝沒出一個聖君,也就談不上北伐大業,有英雄可不可以呢?也不可。北伐為公,事成則功高震主,皇帝不答應,聰明人轉而為私,炫耀一下個人的志向,心存私心也就不可能成就大業。所以蔡謨斷言,北伐非但不會成功,反而會給東晉朝廷帶來憂患。

。 想看書來

第十六章 殺胡令(4)

事實如其所料,當時尚還心存豪氣的桓溫受朝廷掣肘不能一展抱負,為私的褚裒庸才一個,與李農激戰於代陂,晉軍大敗退守廣陵,褚裒上表請求自貶,朝廷不準。等他回到京口聽到四面哭聲,左右對他說那是代陂戰死將士家屬時,褚裒慚憤發疾而卒。此人雖是庸才尚有羞愧之心,比那些無恥之徒強上百倍,他便是為名所累,一心名垂青史,早早的害了性命。事實證明蔡謨說的對,幹事業要度德量力而為。

南境稍稍平穩,趙國內亂又起,石遵放棄諾言,立自己的親子石衍為太子,引起冉閔的不滿,為拉攏禁軍將士,冉閔上表請求把他們全部封侯。石遵沒有識破冉閔的用心,並未一概賜封,引起禁軍將士的憤怒。

後趙的一些大臣看出冉閔的野心,勸石遵削掉兵權然後殺死他。石遵密召義陽王石鑑、樂平王石苞、汝陰王石琨、淮南王石昭等人入內宮,和鄭太后一道商議除掉冉閔。石鑑等人都說:“應當如此!”只有鄭太后反對:“當初在李城起兵時,如果沒有石閔,豈能有今天?石閔有點居功自傲,應當對他有所寬縱,怎麼能急急忙忙把他殺掉呢?”兩面三刀的石鑑表面同意殺冉閔,暗中卻派人把這一訊息告訴冉閔。冉閔聞訊大怒,脅迫李農帶甲士三千在琨華殿殺死石遵。石遵臨死之前問道:“造反的人是誰?”甲士道:“義陽王石鑑當立。”石遵嘆道:“我尚如此,石鑑能幾時?” 石遵登極總共一百八十三天。

石鑑不是傻瓜,一面封賞冉閔和李農,一面夜召二人入琨華殿,暗中派石苞等人埋伏死士趁著夜色誅殺他們。不想石苞等人不是冉閔的對手,石鑑見風使舵下令將石苞斬首滅口。這才剛剛開始,真正的大###就此拉開序幕。

新興王石祗在襄國與姚弋仲的羌兵聯合,移檄中外,共誅冉閔和李農。鄴城中的羯族將領孫伏都、劉銖率三千名羯士挾持皇帝石鑑伏兵於皇宮欲殺冉閔,為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