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小事去打擾他。
可隔日,事情便瞞不住了,老十來了個緊急集合,所有官兵取消休假,全部到操場報道。
可老十頂著烈日在操場上曬了半天,名冊上依然還有兩百多人沒個蹤影。
這周圍村寨建的集市離兵營並不遠,兩個時辰內,就是爬也能爬回來了。
老十臉上怒氣漸盛,要知道這些水師是從廣東、福建和臺灣抽調的,按理,就算這三地的總兵在各自的大本營狂吃空響,可為了面子,抽調出去的一定是滿員的隊伍,如今看來,這些人是越發的肆無忌憚了,連臉面都不要了,思及此,老十的心火就噌噌的往上冒。
廣東水師的遊擊嶽傳忠是呂宋駐軍的一把手,見老十冒著油光的臉越來越嚇人,只好如實相告:“王爺,昨天有土著搶了咱們的村子,那個百戶肯定是受人所託。帶著手下的弟兄去幫忙了。”
老十火更大了,這些土著人也太不將大清放在眼裡了,竟然敢在駐軍眼皮子底下動手?!
於是,在嶽傳忠的詳細解釋下,老十總算了解了其中的原委。
經過一晚上的思索,老十發出了抵達呂宋後的第一道命令:在呂宋的任何人,不分華人和土著,也不管你是不是西洋人,只要給朝廷繳稅,皆是大清子民。
嶽傳忠瞠目結舌道:“王爺,先前的章程是報備了兵部。朝廷允了的。”
老十盯著他,道:“爺自會給朝廷寫摺子,你先將命令傳出去,還有,前天搶咱們村子的土著頭領是誰?派人告訴他,若是起了糾紛,有商有量的大家都好說,如果他要做野人,爺就派兵屠了他的村子!”
嶽傳忠試圖勸阻道:“王爺,朝廷的政策是結交土著…”
老十打斷道:“爺有分寸。”
當然那個土著村落不知道老十是誰,只知道昨天漢人軍士跑進村寨大肆回搶了一番,便沒好氣的將傳令兵給打了出去,反正漢人軍隊在島上駐紮了好幾年,也沒見屠過哪個村子。
於是,老十的摺子還沒到京,呂宋的一個土著村落便被老十親自帶兵給圍了起來,就在老十即將大開殺戒的時候,該地區的最高長官大鬼終於氣喘吁吁的趕到,請老十刀下留人。
接下來,老十自然賣了個面子給大鬼,禮節(性)的與大鬼在村子外的一個大石頭上喝了兩杯清水,約定兩個月後,商談華人與土著人如何和睦共處,在此期間,雙方皆有責任和義務約束自己的臣民。
當地華人是一片沸騰,紛紛將老十視作救世主,當然,私下裡他們也奇怪為什麼要兩個月後再與大鬼談判,不過,很快他們便幫老十找到了藉口:敦郡王才抵達呂宋,自然要花時間熟悉情況,總不能紙上談兵吧?
於是,本來是等著蔣先生抵達呂宋後來策劃和處理此事的老十又意外被冠以“務實阿哥”的美名。
而蔣先生確實是個好參謀,他一到營地,就二話不說的接過了老十扔過來的重任,在與當地華人詳細會談後,便立即與大鬼開始了唇槍舌戰。經過一個月的艱苦談判,終於,老十與大鬼簽署了備忘錄。
因大鬼的級別不夠,該備忘錄並不需要康熙蓋章,所以老十隻發了個備案回京,反正康熙傳來的旨意是叫老十相機行事。
呂宋被西班牙人佔據著,各地的土著人也都是各自為政,因此當老十開始為自己的新家選址時,蔣先生便開始了繁瑣的外交談判。
在談判中,蔣先生髮現,這些土著人雖然很恨洋人,但卻都信奉洋教,而且名字大多都取的是洋名,連大鬼這樣的名字也叫得出口,這樣蔣先生搖頭不已:就算信奉洋教是被逼的,難道洋人還逼著你將祖宗傳下來的姓也給改了?
不過,蔣先生從中卻也看到了文化商機,建議老十在當地廣開儒學,修建寺廟。
老十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如果呂宋人也讀四書五經,也拜觀音和佛祖,那呂宋與中原也就沒什麼兩樣,自己也就不會總覺得客居外藩了。
於是,老十一面派人去招募江南的落魄秀才……如果不落魄,哪個讀書人會接這個差事,南洋的華人自然有識字的,可誰敢擔保他不宣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思想啊,老十可不想作繭自縛;一面派人在當地華人中招募工匠,準備修建一作宏偉的寺廟,勢必要將洋人的教堂比下去,當然也不忘派人去中原尋找得道高僧過來普度眾生。
因早先西班牙人強迫華人信教,因此最早的寺廟皆被毀於一旦,後來清兵進駐後,各個村落才開始正大光明的供奉起了菩薩,但還未大修土木,也沒有一個正規的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