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不許你這樣說,要是真的想送大姐一雙鞋的話,那你就好好治病,等你病情好轉了,親自去給我買一雙,好吧?不過你得記住啊,你一定得好好治病,你還欠大姐我一雙鞋啊!” 那位病人本來就對自己的病失去了信心,在馬東的開導下,重又樹立起治病的信心,一直到他走完生命的最後一段里程。 回到家裡,馬東把此次去文樓的所見所聞告訴了丈夫和女兒,丈夫對她的工作表示支援,只有4歲的女兒也被媽媽的故事感動了,她附在媽媽耳邊對媽媽說:“媽媽,我長大了也要像你一樣當一名醫生,把那些生病的人都治好。” 望著女兒天真燦爛的笑容,馬東樂了。她覺得,有了家人的理解和支援,她工作的勁頭更足了,為了復甦艾滋病患者心裡對生命的期待和渴望,她決心堅定不懈地走下去。  
艾滋病患者心中的母親
王繼勇是在出國期間因為行為不慎感染上艾滋病的,自打得了這個“不光彩”的病後,他就沒有打算去醫院求治,而是悶在家裡,冥思苦想著離開這個世界的最佳方法。 他翻開地圖,目光一遍又一遍地瀏覽著地圖上一個個熟悉而陌生的地名,他有一個念頭:希望在自己還能走的時候,到一個無人的地方,但是那個地方必須山清水秀,有花有樹,環境幽雅,然後自己再像出家人坐化那樣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不去醫院治病,肆無忌憚的病魔更會百倍瘋狂地啃噬他的肉體和心靈,從得到確診到現在,沒有幾個月光景,HIV惡魔就把他擊倒了。他開始消瘦,開始嘔吐,胃口極差,渾身長滿紅色斑點,幾個月來他都不敢洗澡,因為他怕看見自己那慘不忍睹的身體。 他開始決定走向死亡,這一願望以前也曾反覆出現過許多次,但每一次決定結束自己生命時,老父親慈祥悲憫的身影就出現在他眼前。為了父親,他不得不一次次調整自己的思維。 2001年12月1日,他躺在床上,五顏六色的幻覺襲擊著他,這時,老父親進屋對他說:“你出來看看,中央電視臺正在播艾滋病的節目,有專家在介紹治療艾滋病的情況。” 被父親的誠摯所感動,他下了床來到大客廳,電視里正在播一位主任醫師的話:“感染者要有信心……許多很危險的病人我們都救回來了,有的還恢復了工作……” 王繼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艾滋病不是不治之症嗎?只要能延緩自己死亡的程序,多活幾年十幾年也行啊!於是他像大海中航行翻船落水的溺水者一樣,終於抓到了一塊小小的木板,而這木板,有可能將他的生命渡到岸邊。他立即給那位大夫寫了一封信,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病情,更多地向那位大夫傾訴了自己心中的鬱悶和失望。 信寄出去七天之後的一箇中午,雖在期盼之中,他卻意想不到地接到了那位主任醫師的電話,他認為這是他一生中聽到的最具愛心的電話:“你無論如何都要來,有機會就要爭取。你只要能帶幾千元住院的押金,到時候實在不夠,我們再一起想辦法。別灰心,一定要來啊,我在醫院等你!” 這位AIDS患者終於在走投無路的境況中見到了那位令人敬仰的主任醫師——北京市佑安醫院傳染科主任徐蓮芝教授。 67歲高齡的徐蓮芝老教授是中國最早治療艾滋病、治療病例最多、治療經驗最豐富的優秀的艾滋病治療專家之一。2000年,聯合國秘書長柯菲·安南的夫人來中國瞭解艾滋病防治情況時,稱讚徐蓮芝教授是防治艾滋病的“世界級功臣”。在徐蓮芝教授工作的北京佑安醫院,徐教授為了讓來這裡求治的HIV攜帶者和AIDS患者有個溫馨的家,創辦了“愛心家園”。在這個充滿友情充滿陽光的愛心家園裡,病人親切地把徐蓮芝教授稱呼為“徐媽媽”。 王繼勇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提著行李來到了佑安醫院,在門口他就遇見了徐蓮芝教授派來接他的護士長。護士長幫他拎行李,告訴他非常抱歉,徐主任因臨時搶救一個病人無法親自前來迎接他。 一股熱流瞬間就被幾句話傳送到了全身,王繼勇眼眶一熱,感激的淚水湧了出來,這種感覺自得了艾滋病之後,王繼勇就再也沒有過了。 入院後,王繼勇在徐教授的關照之下開始服用免費中藥,當時他的病情惡化得已經相當嚴重了,經過化驗得知,王繼勇的CD4不到20,是正常人的三十分之一!他不想再給徐教授增添麻煩了,幾次提出安樂死,徐教授除了親自給他父親寫信說明他的病情外,還對他語重心長地說:“你這算什麼?在我們這兒,比你嚴重的病人我們見得多呢,有好多人現在不是都好好活著嗎?只要靜下心來認真接受治療,活下去的希望總是有的。” 在徐蓮芝教授親手創辦的“愛心家園”裡,王繼勇越來越多地感受到人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