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說,既然皇帝不叫馬三郎入關中,那便不入了。
隨之而來的,是整個關西易旗。
幷州、涼州、三輔……所有郡縣,降下漢旗。
在黑底紅字的涼國大旗飄揚之下,是潼關嚴防死守的三萬大軍。
所有人替馬越決定了,涼國的命運。
“老夫不管這些事情,況且,程某人也並未覺得涼王做錯了。”程立擺手,在這個話題上不想與賈詡說的太多,“是大漢待將軍太薄,而非將軍對大漢不義……眼下涼國初立,無論國君如何,你我都應做好分內之事,涼王想出來,自然便出來了。”
“呼……”賈詡被程立氣的深吸了口氣,起身在府中轉了兩圈,這才對程立說道:“是,我明白涼王並沒有做錯,但這不是涼州人心中的涼王啊!仲德你不是涼州人,可能你不懂這種感覺……涼州太渴望一個像曾經的涼王一般的國君了。中原不接納我們,在涼王出現之前,涼州人只能被一次次地徵兵,去打上一場又一場不屬於我們的戰爭……男人們征戰至死還要被中原軍官剋扣軍餉,婦人們只能放下織機拿起鋤頭。”
“涼人不知道等君上等了多久,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儘管他也會失敗,儘管兩次入關我們都輸了,但這卻是我們涼州人第一次在道義上的認輸,而不是我們真的打不過他們……涼州覆甲軍,可敗盡天下英豪!”賈詡嘆了口氣,想到如今那位涼王在府邸裡不是逗弄兒子便是獨自飲酒醉至黃昏,府邸裡引頸高歌的聲音無數次在半夜裡響起,搖著頭說道:“從前涼州人善戰,但最怕征戰,因為每一場戰爭都發生在我們的家鄉,我們不得不打啊!涼州人賴以生存的不是大漢,恰恰是腳下貧瘠的土地,若是叫叛軍勝了,我們便連土地都沒了。”
“現在不一樣了,君上平息了涼州的戰亂,天知道涼王做了什麼,就連韓文約的那樣的將軍現在都服服帖帖的,甚至金城的大軍都撤去了,他還在金城呆的安穩。現在的涼國看起來穩如泰山,實際上完全是靠著涼王個人的威望凝聚在一起,難不成你以為百姓是靠著皇帝的一紙詔書嗎?別人我不敢保證,但說董卓就不認那詔書,若非涼王,只怕他就要在幷州稱王了。涼王再不出來……仲德我問你,若董卓反叛,單憑你我二人擋得住嗎?”
程立反倒被賈詡將住了,梗著脖子說道:“擋不住又如何,到那個時候涼王自然就出來了。”
“出來?你說的輕鬆,即便出來,若幷州軍打到漢陽,便是天神都挽回不了局面了,你以為涼王振臂一呼就能擋住了?人的野心無窮無盡,只有讓涼王永遠壓董卓一頭,才能壓得住他。”賈詡陰測測地說道:“一旦人的野心冒頭兒,就再也覆水難收了。”
“事不宜遲,跟我一起去勸勸涼王吧,咱們這又不是反叛,是皇帝親自擬的詔書說馬氏不得入關中……皇帝可還有畫外之音呢。”賈詡提到這裡,突然笑道:“不得入關中,那便不入了……若我們將關中之外整個天下都打下來呢?”
整個天下?關中之外的整個天下?
程立的眼睛也亮了起來。
第七十九章 心灰意冷
君上……馬越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別人也會用這樣的敬詞來稱呼他。
不過區區二字而已,中間的距離卻是隔了十萬八千里之遙。
從三郎到軍侯,從軍侯到君皓,從君皓到使君,從使君到將軍,將軍到君上。地位越高,受人尊敬,卻總是事與願違。
權柄,尊敬……那些他想要控制的東西,最終都控制了他自己。
本初三年末,涼州的雪要來得晚一些。
馬越穿著厚實的棉衣將自己裹在老熊皮披風裡,端坐在涼王府的庭院中呆呆望著結了冰的小湖。他想彈琴,但僵硬冰冷的琴絃劃傷了手指,這些年走過的路在腦海中走馬燈般地變換……前些時候,他獨自登上彰山,山腳下曾經的百姓村落早已毀於戰亂,一切開始的地方都不復存在了。
那大片高低起伏,讓他熟悉的老地方成了一座軍營,遠處是牧人放馬的水灘……二兄馬宗麾下的一部兵馬常年駐紮在這裡,守衛著陣亡將士的英靈。
這些年南征北戰,在彰山中留下了無數個墓碑,他們曾經也是鮮活的涼州漢子,就像曾經的馬家人一樣,嬉笑怒罵鮮衣怒馬,因為那些馬越高舉戰旗要平四方叛亂,如今長眠在彰山之中,與青山為鄰。
背後傳來腳步聲,馬越轉過頭,無所適從地放下古琴,笑道:“你們來啦。”
賈詡和程立結伴而來,恐怕是出了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