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向解放軍學習 作者:知恩報恩

,內部互相指責,內訌後再也爬不起來,甚至有的組織失敗後再也不敢爬起來。 研究20餘年來中國企業的成長曆程,我們會發現,不乏這樣的案例:一些企業的徹底失敗,不是一次市場失誤,而是被遇到的挫折“嚇”死了。這是一種很可悲的事情。他們不知道,最後的勝利往往全在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京劇《沙家浜》唱詞)。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懼怕挫折、懼怕摔跟頭,就是拒絕成長和發展。 一個成熟的企業應該具有一種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 中國文字中的奧妙非常多,我們姑且妄拆一下“贏”字,也許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示。 “贏”由“亡”、“口”和“月”、“貝”、“凡”諸字組成。“亡”是“死亡、失敗”的意思,是說企業要達到最終贏利的目的,就難免要經歷失敗,因此,企業要有“危機意識”。“亡”下為“口”,是指企業領導者要時時“表達”這種危機意識,及時告誡員工“亡”就在“口”邊,很容易“病從口入”。“月”在古代通“肉”,指肌體。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要體制健全,要產品品質優良,這些是避免“亡”達到“貝”的基礎。“貝”是古代貨幣,可以引申為企業的現金流,是企業的血液,是支撐企業的基石,所以處於“贏”字的中心位置。“凡”是“總結”的意思,是說企業要想達到“贏”&nbsp&nbsp&nbsp&nbsp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正視挫折:把壞事變成好事(2)

的結果,具備以上要素是通例、是原則。這是一個得到“貝”,最終達到“贏”的完整思維程式。古人造字很講寓意,就是“贏”得最後勝利,也要先往壞處想,先作好失敗的準備,未雨綢繆嘛。 任何人的成長都要犯幾次錯誤,任何企業的發展都要經受市場挫折的磨礪,任何市場的走向都是有高有低,如同小孩成長中不可能不摔跟頭一樣。如何正確對待失敗,如何正確對待困難,是企業生存的重要一環。具有一致性的企業如同學習走路的小孩,長大、成長是唯一目標,企業絕不能因為摔跟頭而躊躇不前。 能夠從失敗中總結經驗的企業是個偉大的企業。 一個歷經百年的企業不可能沒有失敗的經歷,但這些卓越公司與一般企業的區別在於:它們能夠從一次次失敗中汲取教訓,再次崛起。&nbsp&nbsp&nbsp&nbsp

班務會:每天進步1%(1)

班務會:每天進步1% 成功的組織總會引來模仿者。在這樣一個開放的世界中,任何優秀的組織都會有人研究,任何有效率的組織的成功經驗都會有人總結。而解放軍是被研究最多的組織之一。 我的一個朋友在美國哈佛東亞研究所做訪問學者。他對我說,在歐美,大約有30多家由政府資助的專門研究解放軍的機構。他們的研究非常細。他在東亞所看到一份研究中國紅軍長征的研究報告,細到長征中每一天中共主要領袖的活動都有記載。 國民黨退守臺灣後,在蔣介石授意下,國民黨總參謀部專門組織人員總結了失敗原因: ###軍事思想,是以“唯物史觀”為體,“軍事辯證法”為相,“戰爭規律”為用,其一切戰略戰術,則為用之變化。……故我們與###鬥爭30餘年,除少數專家外,都是侷限在以實用科學為基礎的軍事原理原則,去和###變化莫測的軍事思想相抗衡。〔《軍事雜誌》(臺灣)第28卷第10期〕 解放軍自己也非常注重研究與總結。 我在部隊擔任的第一個機關職務,是服役的第5年,到“紅一師”所屬炮兵團政治處組織股任組織幹事。部隊的組織部門主要有三件事:第一是黨委、支部建設,第二是部隊基層建設,第三是部隊的褒獎工作。而這些落實到具體工作上,就是“寫材料”,也就是對各種經驗、教訓進行總結。 記得政治處主任找我做任職前談話,說,成績是總結出來的,事物的規律是研究發現的。政治機關幹部的能力,首先表現在發現典型、總結經驗上。 很有道理。 解放軍的總結是有一套制度的。 首先是班務會。幾乎所有參過軍的人都知道班務會。班務會上,班長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對班裡一天、一週工作進行總結,表揚好的,批評不足,然後提出第二天、下一週努力的方向。 其次是訓練科目講評。在解放軍的正規操課訓練中,最後一個科目是講評。這種講評,大到一場有數萬人參加的演習,小到一個班的一次佇列訓練。這既是一種制度,更成為一種文化。 第三是階段總結。解放軍組織中,每一個階段都要總結:月度、半年和年度總結。這種總結是全方位、從下到上的。 總結使這個組織成員能夠不斷進步,總結也使這個組織具有了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