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到承鋼任副總,但在承鋼領導層受到排斥,指揮不了;後來唐鋼只好把承鋼的老總抽調到唐鋼集團,提拔田志平任第一把手,情況才有所好轉。
就這樣,河北大大小小的國有鋼企終於被強行拉到了一起。寶鋼從邯寶中被踢了出來,首鋼則尷尬地偏居曹妃甸一隅。
重組後的河北鋼鐵2008年鋼材產量實現3328萬噸,已超越寶鋼2858萬噸(2007年)產能,成為全國最大的鋼鐵企業。但同時不容忽視的是,河北鋼鐵2008年銷售收入1652億元,利稅億元,利潤40億元。利潤不及寶鋼股份2008年上半年的淨利潤億元的一半。2007年,寶鋼用不到河北省總產能1/4的鋼產量,創造了相當於全省鋼鐵工業全部的利潤。
對於唐鋼和邯鋼而言,本來希望聯合寶鋼和首鋼來提升自身的技術和管理能力,不僅未如其所願,結果政府卻塞給宣鋼和承鋼兩個原本並不願意整合的物件。
重組最主要的成功標誌是能夠產生優勢互補的協同效應。不同於寶鋼的“擇優”重組整合,河北鋼鐵是政府主導下的“焊大船”行為,承鋼、宣鋼只會是兩個巨大“包袱”。而情況稍為好些的邯鋼,對於唐鋼而言,也非強強聯合。一方面二者地域相距較遠,另外,產品有較大部分的重合,二者很難相互促進與幫助。
但在積極推動重組的力量方面,河北鋼鐵集團重組的例子被當成了業內的典範。畢竟,在目前盛行的“拉郎配”鋼鐵企業重組中,還沒有哪家企業能夠做到河北鋼鐵集團整合的程度,大多數都還是“貌合神離”。
txt小說上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