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部分(2 / 4)

小說:豪門醫少 作者:垃圾王

跟張成林這個市委書記之間,天生就是競爭與合作的關係,要說他們之間一點兒矛盾都沒有,誰也不會相信。

於是書記和市長就開始在這個問題上,開始了爭論。

幾個市委常委們,也都選擇了自己的陣營,加入了爭論之中。

林蕭自然沒有參與他們之間的爭論,不過心裡面對於這個一把手分權的事情,還是比較贊同的。

事實上,在瞭解了牛雲飛的案子經過之後,林蕭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牛雲山之所以會走上犯罪道路,有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監督體制上的漏洞和弊端。

從表面上看,牛雲山以前一直是一個優秀的領導幹部,廉潔勤政,實際上他的人生觀、世界觀早已出了問題。

從他供述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他之所以嚴格要求自己,勤奮工作,是為了往上爬,他擔心有什麼把柄握在別人手上,不利於自己的進步。

在當縣委書記時,就把幹部分為自己的核心層、中間層幾個層次。

臨到退休時,他想為家裡安排好後事,於是千方百計弄錢給他們買房子、門面、送出去留學。

就客觀而言,牛雲飛一案,顯示了對一把手和紀委書記制約機制的嚴重缺失,一把手的權力,不是監督不力,而是沒有監督。

在單位,他是一把手,經過幾次幹部調整,關鍵崗位換上了他的親信。

下級不敢監督,因為牛雲飛掌管著他的升遷而造成人身依附,有的不去監督,反而阿諛奉承,討好牛雲飛。

原先蕭老爺子就跟林蕭談起過這個問題,他說,“實際上現在對一把手的監督是失控的,沒有人敢監督,也監督不了。一把手思想稍微歪一點,什麼問題都會出。現在查處的一把手案件,案發絕大多數是偶然的因素,偷出來的,搶出來的,炸出來的,殺出來的,牽出來的,燒出來的,透過群眾舉報查出來的比較少,有一個資料,群眾舉報的僅佔整個案件的兩成左右,這是比較有問題的,也說明**分子隱藏的很深,不容易發覺,但同時也說明,那就是我們的監督體制是有問題的。”

對於這個問題,林蕭也深以為然,就比如說班子一年開兩次民主生活會,班子成員誰也不敢說一把手的作風不民主,最多在工作方面自我批評一下。

誰官大誰說了算,這種傳統根深蒂固。

紀檢部門監督不了同級黨委,同樣的道理,同級或下級也監督不了一把手。

對於牛雲飛本人而言,他自己就是搞紀檢監察工作的,又是市紀委的一把手,沒有人敢監督他,想說不敢說,有意見不敢提,致使問題越來越嚴重,身邊少數工作人員為了討得他的好感,從來不說一個“不”字,甚至還有推波助瀾,拉他下水的行為。

“黨內監督之所以太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黨員幹部中盛行老好人主義,誰都怕得罪人,誰都不敢碰硬。”市長吳潤澤表示道,“因為不敢碰硬,現在往往是瞭解情況的不敢去監督,而有監督權的又不瞭解情況。真正講對一把手的監督,還是要靠上級,其他的監督都是虛監督。群眾監督往往停留在概念上,輿論監督、人大監督、政協監督、民主監督等也不容易落在實處。如人大監督,有些人事任免黨委都安排好了,人大如果不透過,人大常委會主任的責任還不小呢,不跟黨委保持一致,即使一次沒透過,做工作還是要透過的。為什麼幹部會前腐後繼?最主要的問題是體制問題,權力過分集中,權力運作不透明,缺乏公共監督,關鍵是改革當前議行合一、監督與決策合一的體制。”

林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市長吳潤澤大談權力監督問題,心裡面不由得有些驚訝,沒想到吳潤澤在這個問題上,居然這麼敢說敢講。

以前他並沒有參加過這樣的會議,所以今天眾人的言論,帶給他的感觸還是比較大的。

尤其是對於市長吳潤澤的印象,說實在話,以前並不是很好,可是今天聽他這麼說話,倒是有些令人刮目相看的感覺。

再看市委書記張成林的時候,就有點兒不好的感覺,或許是吳潤澤關於“一把手分權”的話題,還有權力監督的言論,受到衝擊最大的,就是他這個市委書記了。

既然如此,張成林當然不會感到高興。

“小小的河西市,看起來內部的矛盾也是深hou得很吶……”看著會議室中逐漸有些針鋒相對的變化,林蕭的心中就暗自想道。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創世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