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將破壞絕緣效果。
此外,還有發熱和晃動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人員正在研究新型的奈米技術。
第三種概念則是從生物的角度出發而提出的,本來,生物在細胞和生物膜內就存在奈米級的結構,dna分子計算、細胞生物計算的開發,成為奈米生物技術的重要內容。
“當前奈米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主要在材料和製備、微電子和計算技術、醫學與健康、航天和航空、環境和能源、生物技術和農產品等方面。”這位科學家對林蕭和韓雅說道,“用奈米材料製作的器材重量更輕、硬度更強、壽命更長、維修費更低、設計更方便。利用奈米材料還可以製作出特定性質的材料或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製作出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
林蕭點點頭,這點兒常識,他還是有的。
“例如用奈米級金屬微粉燒結成的材料,強度和硬度大大高於原來的金屬,奈米金屬居然由導電體變成絕緣體。”這位科學家繼續介紹道,“一般的陶瓷強度低並且很脆,但奈米級微粉燒結成的陶瓷不但強度高並且有良好的韌性。奈米材料的熔點會隨超細粉的直徑的減小而降低,例如黃金的熔點為1064c,但10nm的金粉熔點降低到940c,1nm的金粉熔點降低到830c,因而燒結溫度可以大大降低。奈米陶瓷的燒結溫度,也大大低於原來的陶瓷,奈米級的催化劑加入汽油中,可提高內燃的效率,加入固體燃料可使火箭的速度加快。藥物製成奈米微粉,可以注射到血管內順利進入微血管。”
韓雅和林蕭聽了,都頗感興趣,有些東西,他們以前確實不知道,比如說奈米級別的黃金熔點居然發生了變化,這事兒就很讓人覺得奇怪,但是仔細想一想,倒是覺得可以理解。
“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課題,就是奈米器人。”這位科學家說道,“奈米器人是根據分子水平的生物學原理為設計原型,設計製造可對奈米空間進行操作的功能分子器件,也稱分子器人,而奈米器人的研發已成為當今科技的前沿熱點。”
林蕭聽得很認真,事實上,從十年前開始,不少國家就紛紛制定相關戰略或者計劃,投入巨資,搶佔奈米器人這種新科技的戰略高地,奈米器人潛在用途十分廣泛,其中特別重要的就是應用於醫療和軍事領域。
每一種新科技的出現,似乎都包涵著無限可能。
或者用不了多久,個頭只有分子大小的神奇奈米器人將源源不斷地進入人類的日常生活,到二十一世紀中葉,奈米器人將徹底改變人類的勞動和生活方式。
“當然了,奈米技術也不僅僅只有好處,相反它的出現,也給人類的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這位科學家繼續介紹道,“比如說,奈米顆粒進入人體有四種途徑,分別是吸入、吞嚥、從面板吸收,或在醫療過程中被有意的注入。一旦進入人體,它們具有高度的可移動性,在一些個例中,它們甚至能穿越血腦屏障。”
對於目前而言,奈米粒子在器官中的行為,仍然是需要研究的一個大課題。
基本上,奈米顆粒的行為取決於它們的大小,形狀和同周圍組織的相互作用活動性。
它們可能引起噬菌細胞(吞嚥並消滅外來物質的細胞)的過載,從而引發防禦性的發燒和降低體免疫力。
它們也有可能因為無法降解或降解緩慢,而在器官裡集聚,而且有同人體中一些生物過程發生反應的潛在危險,由於極大的表面積,暴露在組織和液體中的奈米粒子,會立即吸附他們遇到的大分子,這樣會影響到例如酶和其他蛋白的調整制。
“這事兒倒的確是個大麻煩。”聽了這個以後,林蕭對此自然是比較清楚的,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別的不說,單說一個突破血腦屏障的問題,就可以帶來有利和不利的兩種作用。
因為血腦屏障的緣故,基本上沒有什麼藥物能夠突破這一層屏障,直接進入大腦,所以腦部的問題,基本上是藥石無效,動手術這種事情,也只能物理作用於病灶,而不能夠透過藥物方式慢慢調養。
但若是打破這一層屏障的限制的話,那麼也就是說有一些藥物可以進入大腦之中了,一些腦部疾病就可以透過藥物來解決了,這個當然是好事兒。
可是問題來了,一些負面的因子同樣也可以進入人的大腦,或者會對大腦的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甚至是直接毀滅大腦運作制,導致人的腦死亡,這事兒也不是胡猜亂想,而是具有九成九以上可能性的。
而透過特勤處專家的解釋,林蕭也弄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