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劉秀的大力推動下,讖言其時已經不再是一家之言,已經上升為讖學,當時的國教。許多劉秀王朝時期的社會精英人士,在推薦自己的介紹信中,用的最多的話是:精通讖學。
劉秀聽到鄭興的話以後十分生氣。皇帝一生氣,後果很嚴重!他對鄭興說:“你說自己不喜歡讖學,是不是也認為讖學是異端邪說!”
當時朝臣之中,是有一些儒家弟子認為讖學是異端邪說。但因為皇帝在大力提倡,所以他們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說出來,鄭興卻觸犯了皇帝的聖諱。
他看到皇帝生氣了,十分惶恐地向皇帝認罪說:“臣智力卑劣,沒有機會學習讖學,絕對不是敢非議讖學,請皇上恕罪!”
這話合了劉秀胃口,在劉秀心裡,讖學是一門高階別的學科,非一般人所能通透。他不能容忍有人攻擊讖學,但說自己對讖學無知,這是允許的。所以“帝意乃解。”
建武三十年。劉秀稱帝三十年,也是劉秀版的漢帝國建立三十年。這三十年對於劉秀來說,也是風風雨雨的三十年。先是新國大亂,“劉秀髮兵捕不道。”終於天下平定,而且國家與社會的形勢越來越好。
平民百姓,碰到大事、喜事,還有擺宴慶祝的作法。而劉秀建立的是一個國家,這個國家經過他三十年的精心治理,老百姓的生活已經達到了溫飽。所以有許多大臣上言,希望劉秀能借創國三十週年之際,大大慶祝一下。
有一位大臣上書建議:“即位三十年,宜封禪泰山!”
對封禪泰山一事兒,劉秀卻表現出偉大的謙虛,他下詔說:
“聯雖即位三十年,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