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3 / 4)

小說:萍蹤傳書 作者:蝴蝶的出走

在北海深沉的脈搏中,進入奇妙的夢境,彷彿透過傳說中的捲曲時空蟲洞,瞬間回到萬里之遙各自的家。

第三十五章

一九八七年三月十二日的上午,我們到達了挪威奧斯陸港。挪威位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西部,據說挪威的名字最早出現於9 世紀的記載, 高原、山地、冰川佔全境三分之二以上。挪威海岸線特長,是世界重要的海事國之一,從北歐海盜時代起,憑藉天然地理優勢四面出擊,挪威船就開始橫行各個海域,看來我們是進入了當年海上大盜的腹地。挪威有三分之一國土處在北極圈之內,天涯藐藐,地角悠悠,我們似乎有一種到了天地盡頭的感覺。

客輪停靠碼頭足足花費了一個多小時。我們和大家都跑到甲板上湊熱鬧,看那些忙得不可開交的水手們如何作業。展現在眼前的是,座落在北坡上的奧斯陸城,背靠巍峨聳立的霍爾門科倫山,瀕臨迂迴曲折的奧斯陸海灣,青山碧海交相輝映,風光旖旎不乏雄渾氣勢,這個都城初建於公元1050年,當年海盜國王哈羅德•哈德拉德取名為奧斯陸,意思是“上帝的山谷”。 除了星羅棋佈的歌德式路德教堂和斯堪的納維亞航空公司醒目的玻璃鋼大廈以外,整個挪威首都幾乎沒有什麼高層建築,大多隻是五六層高的多層樓房,帶有濃郁的中世紀色彩和別開生面的北歐風光。時值中國的陽春三月,北部歐洲卻是一片冰雪世界,這裡位於北極邊緣的氣溫,比起哥本哈根又要低了許多。

萬噸巨輪終於勝利停泊碼頭,霎那間,下艙的成群結隊的轎車和旅行車,馬達轟鳴,蜂擁而出,在吱吱作響的甲板上爬行,如同甲蟲一般,依次登岸。我們把輜重綁在行李車上,一路折騰下來,車軲轆歪歪扭扭的,痛苦呻吟著往前走。隨著人流魚貫而行。我們耍了個心眼,想繞過邊防入境,這樣護照上就不必有個註明入境時間的記錄(等於延長了居留期限)。我們裝的懵懵懂懂,拖著破車直奔碼頭集裝箱出口處,眼看離外面馬路只有一箭之遙,一個熱心的工作人員召喚,提醒我們走錯了道,只得退回。

我們很不情願回到混雜的人群,朝著海關緩緩移動。奧斯陸港口海關如同虛設,活像上海三流影院的檢票口。周圍都是穿著舉止極其不拘一格的北歐人,有的是光頭,有的蓄著滿臉鬍鬚,皺巴巴的休閒衣,木製領結和女人黑色的指甲,告訴我們到了一個前所未見的世界,或者是在提醒,我們來自一個封閉了很久的社會。除了我們自己難以抑制的好奇,周邊沒有人會互相注意。當我們正要透過海關,向外面車水馬龍的街市邁步時,還是給人叫住了。除了亞洲人種特徵以外,我們至少還有二處與眾不同:寒酸的破箱子和即將報廢的行李車;我們身穿的黑呢子大衣,都是不約而同分別從二個爸爸那兒繼承下來,是半個世紀以前舊上海的款式。走過來二名身穿漂亮制服的挪威女兵,是王國海岸警衛隊的,很有禮貌和我們說話。挪威是以男女平等著稱,在以後看到的奧斯陸巡邏騎警隊,可見不少馬背上英姿颯爽的女警察,七十代末就出了第一位挪威女首相格羅。布倫特萊,政績卓著,連任三屆。據說地球上緯度高的國家男女較平等,是因為早期以牧副漁業為生計,不像低緯度國家的農業經濟形態,對體力的要求不高,也就少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挪威女兵把我們領到一邊,上來一個便衣男子,我們的二本護照,在佈滿金色汗毛的手中滑了許久,總算找到挪威的入境許可,斯堪的納維亞各國的公民互免簽證,所以連個關印都沒有,移民官員用圓珠筆在簽證邊上寫上入境日期,潦草得像醫生開藥方,我們這二個特殊之客,也就這樣被特殊處理了。

出了碼頭,按照慣例,先要寄放行李,才能輕裝上陣,我們直奔候船大廳,這裡的自動寄存櫃比丹麥的又貴上五成。但總不能扛著這堆行李到處溜達,我們儘量利用空間,折騰了半天,好不容易將所有東西,都塞到了一個櫃子裡。

登陸這一天,陽光明媚,巨形的鏟雪車隆隆而行,街道泥濘不堪,小汽車飛馳而過,濺起汙穢雪水。無疑這是地球上最富裕國家之一,但是我的第一印象並不咋的,恐怕和心境有很大關聯。在臨海的奧斯陸市區,有一群古代與現代建築風格和諧交融的建築物,是奧斯陸政府機構所在地。前面的廣場,造型別致,具有貴族格調。歐洲諸國大部分還保留有傳統笨重的有軌電車,表示保守的懷舊心理,奧斯陸也不例外。

在碼頭邊,有二個好心的菲律賓姑娘把我們帶到了一輛有軌電車,她們正好同路,權當我們的義務嚮導。和以後遇到的菲律賓姑娘一樣,這二位面板呈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