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3 / 4)

小說:一模仿就失敗 作者:莫莫言

候,在北軍的進攻下,南方的李將軍向南撤退,卻遇到暴漲的河水,進退維谷。林肯認為這是個好機會,命令前線的彌特將軍立刻襲擊李軍。然而彌特違抗林肯的命令,一再拖延進攻的時間,最後,南方軍安然逃去。當訊息傳到林肯耳中,林肯少有地大發雷霆,他大嚷道:“老天,這是怎麼搞的?……在那種形勢下,不管是誰帶兵都能消滅李軍,就是我自己去,也早把他們捉住了。”林肯餘怒未息,就提筆給彌特寫了封嚴厲的斥責信。信的末尾說:“我不會再對你抱有任何成功的奢望,因為你已浪費了千載難逢的機會,這讓我的心情無比沉痛。”

想想看,彌特看到這封信的時候,將會怎樣呢?

事實上,彌特將軍從沒有看到那封信,因為林肯總統並沒有把信寄出去。只是在林肯去世後,人們才從他的檔案中發現了這封信。林肯知道,尖銳的批評是不會有好效果的。

在總統職位上,林肯總是能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緒;在家庭生活中,他也是如此。一個眾所周知的事實是,林肯夫人瑪麗?林肯是個虛榮、蠻橫而無知的女人。林肯夫婦婚後不久,他們的房東就目睹了這樣一件事:一天早晨,林肯夫婦正在吃早餐,林肯不知怎麼觸怒了妻子,林肯太太當著其他房客的面,氣沖沖地把一杯熱咖啡潑到了丈夫臉上。林肯一言不發,只是悶坐在那兒。房東太太拿來一條溼毛巾,替他把臉和衣服擦乾淨。此後的日子裡,林肯太太絲毫沒有改變這種潑婦作風。林肯靠一個“忍”字,維繫了二十幾年的婚姻生活。

。←蟲←工←橋書←吧←

第24節:第四章 讓自己擁有好心態(4)

人們稱讚林肯“對任何人不懷惡意,對全人類懷著慈悲。”而林肯曾經說過:“據我觀察,人們都是自己想要怎麼快樂,就能怎麼快樂。”林肯成為很多人的楷模,後來的美國總統羅斯福說,他當上總統後,凡遇到頭疼的問題情緒不佳時,他就坐在椅子上往後一靠,仰頭望向辦公桌對面牆上的林肯畫像,然後自問道:“假設林肯處在我目前的困境中,他會怎樣解決呢?”

林肯無與倫比的自制能力讓他變得偉大。同樣,我們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也應學會自制,不要讓情緒垃圾削弱了我們的智慧,阻礙我們看清前方的路。

4。3學會為自己減壓

日本著名學者池見酉次郎說:要想適應給人帶來強大壓力的現代生活,要想以頑強積極的態度生活下去,最重要的莫過於學會自我緩解精神負擔的訣竅。

美國醫學工作者曾作過一項研究,發現在174 名住院病人中,有140 人總是充滿了憂慮,而且其中一半人的症狀是由壓力所引起。人體對壓力的反應分三個階段:警覺、抗拒和力竭。在警覺階段,人體注意到壓力源,內分泌腺開始釋放荷爾蒙,引起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放大等特徵。在對抗階段,人體自行克服壓力造成的損害,但如果壓力源沒有消失,人體就無法實現這一點。這樣一來,就進入到第三階段——力竭。這種狀態持續下去的後果,就是所謂的“壓力病”,如偏頭痛、心律失常、神經系統障礙等等。因此,防止“壓力病”的最好方法是避免壓力,一旦壓力發生,也要儘快減輕。

壓力真的無法避免嗎?對這一問題,勵志大師安東尼?羅賓給出了否定的答案。他發現,多數人擔憂的事情中,大多都是不必要的。據他統計,在令人們憂慮的事情中,40%永遠不會發生;30%涉及過去的決定,是無法改變的;12%集中於別人出於自卑而作的批評;10%與健康有關,但憂慮顯然只能讓健康問題更糟糕。最後,只有8%令人憂慮的事情,可以列入“合理”的範圍。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面臨一定的壓力,而且時常感覺壓力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排解壓力。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方面,就能達到良好的減壓效果。球王貝利的例子,或許能對我們有所啟發。

球王的自卑

在足壇,球王貝利的大名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運用嫻熟的球技在足球場上連過數人,射門破網,然後高舉右臂歡呼,是球王留在無數球迷心中不可磨滅的印象。

有一次,一個記者問年輕的貝利:“在你看來,自己踢進的哪個球最精彩?”他的回答是:“下一個”。當貝利的進球數達到一千個時,又有一個記者問他同樣的問題,他還是充滿自信地回答:“下一個”。就這樣,貝利在球場上不斷完成著自我超越,最終無可爭議地登上球王寶座。

退役後,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