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勢力使人爭,嗣還自相戕。”
這時張發奎、黃琪翔與李濟深、黃紹(第八路軍總指揮)爭奪廣東政權的鬧劇愈演愈烈。
葉劍英利用敵人內部矛盾,找到張發奎,建議在李濟深去上海的機會,即動手解除其部隊的武裝。
11月16日,李濟深剛剛離開香港的第二天,黃琪翔在葉劍英協助下,動用教導團的兵力,以“護黨”名義發動了“倒李”的政變,搗毀了第八路軍總指揮部和國民黨廣州政治分會清黨委員會等據點。
黃紹非常痛恨在背後出謀劃策的葉劍英,曾兩次派人暗殺他未遂。
在驅逐李、黃的戰鬥中,教導團繳獲了大批新式武器和彈藥,進一步武裝了自己,並秘密地準備了部分工人糾察隊,從而分化和削弱了反革命力量,壯大了革命武裝,為廣州起義加強了武裝實力。
中共中央及時地作出了《對廣東目前政治任務的決議案》,要求廣東省委發動武裝起義,奪取政權,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的統治。
這時,李濟深、黃紹並不甘心失敗,正在調兵遣將,組成東西兩路軍,準備夾擊廣州。
葉劍英再次利用敵人內部矛盾,說服張發奎,任命黃琪翔為前敵總指揮,率第四軍主力西征,進擊黃紹等部;張發奎交代由葉劍英全權處理廣州防務,指揮留下的教導團、警衛團等少數部隊,固守城防。
這樣,葉劍英“一箭雙鵰”:一方面抵擋了李、黃的反擊;另方面,實現了“調虎離山”之計,調走了張、黃軍主力,為廣州起義創造了條件。
但是,要發動廣州城大規模的起義,只靠教導團一個團的兵力是不夠的,當務之急是要加強起義的武裝力量。
黃錦輝與葉劍英商量要設法擴充第四軍警衛團。
為了改造和擴大這個團,葉劍英面見張發奎,以廣州城防空虛為由,要求迅速擴編。
葉劍英想方設法,推薦梁秉樞任團長,又安排張詩教、陶劍寒(即陶鑄)等一批共產黨員擔任警衛團的主要領導職務,並將300名曾參加省港罷工的工人招進該團,編成第三營,由共產黨員施恕之任營長。
各連軍官也大都由教導團抽調來的進步學員擔任。
葉劍英將警衛團的組建情況及時報告了廣東省軍委,得到了軍委的批准。
關於警衛團,還有一段插曲。
全中國解放後,在廣州公社紀念館陳列史料中,曾把該團列為“反動軍隊”。
梁秉樞、張詩教、施恕之給葉劍英元帥寫報告,請求糾正。
1957年7月1日,葉劍英在報告上作了批示,“廣州暴動當時的警衛團系由參加暴動的工人、國民黨軍隊兩個軍的教導營(警衛營)組成的,並非反動軍。
如果公社圖表史料上把警衛團列到反動軍隊,這是錯誤的。”
在廣州起義前,葉劍英根據黨的指示,擬製初步的起義行動計劃,秘密地準備了教導團、警衛團兩個“姐妹團”的革命武裝力量,還與其他國民黨軍中傾向革命的老朋友李明、李潔之等保持聯絡,以備策應起義之用。
11月26日,廣東省委書記張太雷從上海經香港到達廣州,當晚召開省常委會議,根據中央的指示,決定在廣州舉行暴動,併成立了以張太雷為首的起義領導機構。
張太雷多次召集教導團、警衛團和工人赤衛隊骨幹分子、積極分子舉行秘密會議,具體商議起義的時間、部署問題。
葉劍英由於當時的公開身份,不便於參加黨的這些會議,但是,他堅決擁護黨的決定,並且根據黨的指示,進一步鞏固和壯大革命的武裝力量。
就在即將發動起義的關鍵時刻,國民黨特務得到情報,並傳到汪精衛那裡。
。 最好的txt下載網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二篇(11)
汪得知後,連夜派其妻陳璧君回粵面告張發奎要立即鎮壓暴動,並於12月9日,連發三電給陳公博和張發奎等,要他們火速解散教導團,查封工人赤衛隊總部。
儘管葉劍英極力做張發奎、黃琪翔的工作,緩和局勢,但張發奎還是召開緊急軍事會議,做出了屠殺廣州的革命分子的決議,並密調黃琪翔部隊從西江前線趕回廣州,策劃鎮壓即將舉行的廣州暴動。
剛剛點起的廣州暴動火焰,眼看就有被敵人撲滅的危險,情況十分危急。
葉劍英在此千鈞一髮之際,挺身而出,面見張發奎進行“闢謠”,穩住敵人,同時利用其特殊身份保護和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