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的交代,向張學良提出借款和解決一萬套棉衣的要求。
張學良爽快應允,很快就給中共中央送去5萬元銀元,給紅軍分批轉送去禦寒冬衣。
葉劍英在西安還幫助張學良改進東北軍的政訓工作,提高官兵的政治覺悟,並透過各種途徑調整關係,緩和張學良與蔣介石之間的矛盾,以應付複雜局勢。
由於黨和葉劍英在西安卓有成效的工作,使紅軍與東北軍、十七路軍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改善,東北軍的實力地位得到加強。
西北地區初步形成了紅軍、東北軍和十七路軍“三位一體”的新局面。
葉劍英在西安期間,還直接間接地與國民黨代表秘密接觸和談判,經常與黨外各界友好人士秘密聯絡,瞭解政治、軍事動向,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各方面的工作,處理各種問題,並及時向中央請示報告。
他將瞭解到的有關敵情,在向中央報告的同時,特意通報給紅四方面軍,供他們參考。
葉劍英在西安工作範圍極其廣泛,工作日程安排得滿滿的,非常緊張。
經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地找人談話,匯總情況,起草報告。
西安城內特務如麻,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危險。
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葉劍英隨時可能遭難,但他總是鎮定自若,倒是張學良常常提心吊膽,對他的安全放心不下。
有一次,葉劍英到市裡的一家澡堂洗澡,洗完澡還到飯館吃了一餐飯。
張學良知道後,告誡他說:“葉先生,你不要老跑啊!你在澡堂洗澡,公開露面,要是被蔣介石派來的特務發現,就麻煩了,那我要負責的!”葉劍英感謝張學良的忠告,從此以後更加謹慎,一般不去公共場合露面了。
但為了工作需要,他還是不能完全閉門索居,有時還要出入中共地下黨和紅軍的其他秘密聯絡點。
有一次,他事先約好到東北軍六十七軍空軍前哨站站長王政家裡(紅軍聯絡點)去談工作,恰好劉鼎也去他家。
劉鼎走近王家附近的吉祥巷,發現周圍站著很多警察、憲兵堵住路口,感到情況異常,便回頭急奔孫銘九家。
當孫告劉,葉劍英在王家時,劉大驚失色。
他們緊急商量後,由孫銘九帶著十幾名士兵,坐著汽車,衝進王政住處,以“搜查”為名把葉劍英“搶走”了。
葉劍英脫險後,談笑自如,若無其事。
五、戰火一觸即發,急回保安覆命
1936年10月下旬,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地區會師,勝利結束了歷時兩年的長征。
在蔣介石眼裡,紅軍長征後剩下“殘兵敗將”,力量有限,此時“剿共”是大好時機。
他調集重兵,準備一舉蕩平陝北根據地。
10月22日,蔣介石親率一大批軍政要員飛到西安,分別召見張、楊談話,宣佈他大舉“剿共”計劃,部署東北軍、十七路軍立即做好一切準備,進攻陝北。
24日,蔣介石邀張學良等人一起登華山,再次召見張、楊,叫囂在三個月之內把陝北紅軍全部消滅掉。
張、楊不同意蔣繼續“剿共”,慷慨陳詞,遭到蔣介石嚴厲“訓斥”。
27日,蔣介石到王曲軍官訓練團向東北軍、十七路軍校以上軍官“訓話”,繼續鼓吹“攘外必先安內”、“積極剿共”的陳詞濫調,引起張學良、楊虎城和進步軍官的強烈不滿。
許多人在會場上嗤之以鼻,報之以噓聲和跺腳,弄得蔣狼狽不堪,甚為光火。
葉劍英的非常之路 第四篇(7)
蔣介石於29日以“避壽”為名返回洛陽。
這一天,他召###議,制定加緊進攻紅軍的軍事部署。
張學良乘為蔣介石祝五十大壽之機,特用自己的飛機把閻錫山從太原接來,一起前往洛陽,同在那裡為蔣祝壽的傅作義、徐永昌等,伺機勸蔣停止內戰、聯合抗日。
蔣固執己見,拒不接受,並對張學良大發雷霆,當眾辱罵張不盡責“剿匪”,使張十分難堪。
在蔣介石和張學良矛盾衝突日益加深的情況下,葉劍英在西安處境更加困難。
好在張學良及時透露訊息,他將瞭解到的這些情報,連續電告中央:“張、閻、傅、徐到達洛陽不得任何機會提出意見,滿腔抗日熱忱,無處說也。”
西北局勢日益惡化。
蔣介石為在西北大舉“剿共”作準備,又從洛陽到太原、濟南等地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