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上方的一層平臺後是一面巨大的石牆,石牆背靠山體,上方被積雪覆蓋。石牆上有一扇大門。根據門的比例,我猜想這座山的內部可能別有洞天。
從這座山上的石頭建築群來看,應該是一個有人居住的正規區域,我也許可以在那裡得到一些資訊與幫助。於是,在這個陽光明媚的上午,我向著我的第一個目的地進發。
=============作者的話========================
4e201年。lastseed月16日的正午,主角在海爾根要塞遭到巨龍襲擊。17日清晨主角離開海爾根廢墟,從此擁有了想做什麼都可以的自由。
第三章 雪山秘境
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如此新奇,甚至沖淡了我初臨異境所產生的一些不適感。這是我第二次走在這塊地區的荒野上,第一次是被縛著雙手當做囚犯押送,沒有心情也沒有閒暇去觀察這個世界。
周圍時不時會有松鼠、兔子、狐狸等小動物經過,有時還會有幾頭鹿悠閒地吃著樹葉。樹林的深處還有一些兇猛的生物,遠遠地看可能是幾隻抱團行動的狼。雖然現在全副武裝,但我仍遠遠避開,避免任何與它們發生衝突的可能。打怪練級的套路只存在於遊戲中,不做死就不會死才是現實世界的不二準則。
此外我還遇到了一些新奇的物種。河邊的泥沼裡生活著一種螃蟹,暫且稱之為泥沼蟹吧。泥沼蟹有大有小,令我印象最深的那隻個頭很大,直起身子有將半米高。遠遠看去就是一個大石頭,當我走近時它會突然把蜷縮著的肢體全部伸到外面,對著我張牙舞爪。
看到面前的石頭在一秒鐘後變成一個半米高揮著鉗子的傢伙,一天內經歷兩場生死的我還是被嚇了一大跳。它那雙巨大的鉗子給我一種危險的感覺,很容易就讓我聯想到昨天被按在斷頭臺上的情景。好在泥沼蟹僅僅是想守護領地,跑了幾步後發現它依然在原地笨拙地揮著鉗子,我才停下了腳步自嘲起來。
此外我還發現龍這種生物似乎並不稀奇,從我離開據點到抵達山腳階梯處這段時間,遠方的天空中就先後有兩頭龍飛過。我使用望遠鏡只能模糊辨別出雙翼與尾部,更多的細節無法清晰地看見,而我依然將它定義為龍。
步行了一段時間,太陽從天空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我走到山腳下,開始順著階梯向山上進發。
爬這種光禿禿的石頭階梯實在是一件很無趣的事情,除了飄下的雪花外沒有別的可看風景,只能重複地邁動自己的雙腳,不斷上行。
隨著海拔的升高,風雪變得越來越大。當我快接近平臺區域時,整個場地已經快被積雪覆蓋,雪花為寒風所卷,灑向每一個角落。
在高處的平臺上,如我之前所見,立著不少巨大的石頭拱門,當我從階梯向上攀爬時,就會從石頭拱門的下方穿過。我圍著石頭拱門的立柱轉悠了幾圈,沒有從上面發現什麼特殊的東西。拱門的最上方雕刻著某種生物的頭部,嚴重的侵蝕痕跡和積雪干擾讓我無法辨認出它的品種。出於最近的遭遇,我繼續將其定義為龍。
平臺上支有幾座小帳篷。帳篷裡有chuang鋪、還有些簡陋的木質傢俱。帳篷外還立有架子,上面掛有毛皮或者風乾的肉類,由此推斷這裡可能是獵人們的臨時住所。此時獵人們大概在狩獵或者下山躲避風雪,所以我沒能和他們相遇。之前在據點中已經收集到了足夠的食物,我沒有對帳篷內外的東西動手動腳,以避免無謂的誤會與衝突。
迎著風雪一路前行,我來到了最後的石牆跟前。石牆很簡潔,除了它的高大以外沒有其他值得發掘的地方。嵌在石牆正下方的金屬門有四米多高,刻著古樸的花紋,顯得古老而笨拙。看了看門與地面間粗糙的接觸條件,我不禁腹誹著那位不知名的建築設計師:這門根本就不是人力能開啟的啊。
但這道門現在確實處於被開啟的狀態,兩扇門繞著門軸各自向相反方向轉動了一截,從中間留出一米寬的縫隙供人進入,地上還留有清晰的摩擦劃痕。
“裡面有人嗎?”
沒有人回答,但我還是從面前的縫隙鑽了進去,我可不想繼續呆在外面受凍了。
剛剛進門的我打量起現在身處的大廳。大廳內部柱樑以石料為主,由於長了許多苔蘚還有蔓藤,看上去顏色卻是偏綠,給人一種荒廢的感覺,但固定在牆壁上的點燃的火把又告訴我這裡並非無人居住。我決定穿過正前方的門繼續深入。
之後的路變得十分狹窄,彷佛是從漏斗口灌進去一樣,甚至還會有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