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切切要照顧好大人。”
“是。”
“另,主計頭,你能不能單獨去見內府?”
“但憑夫人吩咐。”
“內府和利家,分別是伏見和大坂的主心骨啊。”
“夫人明鑑。”
“其中一方主動拜晤另一方,另一方理應回拜才是,你說呢?當然,我的意思,並非要他們在針鋒相對之時就互訪。但如果內府亦到大坂答禮,也算是對得起利家苦心了。”
“這,可是……”
“你的意思,是德川家臣不會答應?”
“是,世間正為此事沸沸揚揚呢……”
“所以你才責任重大。無論如何,太閣大志只有一個,便是天下安泰。因此,我希望他們二人因此徹底和解……你能不能告訴內府,就說是我的請求?”
清正沒有回答。他甚是清楚寧寧的心緒,但覺得一旦真那麼做,反會引起騷動。如果三成派人在路上襲擊家康,便會成為戰亂的源頭。
看到清正沉默不語,寧寧繼續道:“既然利家都拖著病體前去拜訪了,內府若不答禮,世人就會認為是利家向內府屈服。這可是事關兩位大人清譽,也事關豐臣氏啊。”
清正正了正坐姿,閉上眼。事關豐臣氏……聽北政所這麼一說,他心裡不禁一緊。“是啊,大納言特意赴伏見拜晤,若內府坦然接受,在外人看來,大納言的確像是屈服於內府……”
“正是。”寧寧往前挪了挪,“忠厚正直的利家,為了盡忠,連世人風評都毫無顧忌,我這樣說並不過分吧。可是,世間卻不這麼看,淺俗之人只是認為,利家終於向內府屈服了。這樣一來,人們就會紛紛倒向內府,豐臣氏亦會日漸敗落。”
“唔。”
“不知治部是否意識到這些。幼主身邊的近臣對內府愈來愈怨恨……若這種怨恨最終引發大亂,才違背了太閣遺志。”
“……”
“主計頭,若豐臣氏擁有戰勝內府的實力,我也不會這麼說;若有實力,我早就前去狠狠申斥他了……所以,你定要好好思量。”
“是。”
“就連太閣如日中天時,都沒能除掉內府,我們還能拿他怎樣?”
“此事不要再說了……”
“不,我們決不能忽視這一點。這才是關鍵。他是太閣都奈何不得的內府,而且他已被改封到關東,實力增長了數倍。太閣把對手培育得如此強大,自己卻先去了,親信又在朝鮮之戰中疲敝交加。這種情勢下,我們還能做些什麼?若無自知之明,便會鑄成大錯。”
“是。”
“大納言也深知這些,才親自趕往伏見。豐臣氏能給大納言的答謝,卻只有讓內府回禮。”寧寧忍不住咬著嘴唇,泣不成聲。清正眼裡也滴下淚來。
“因此,你切切要如此告訴內府:希望能遵太閣遺願,讓豐臣氏和德川氏永遠和平共處。為了天下太平,兩家定要團結一致,同心同德……寧寧因此再三請求。若內府向大納言答禮,那無異於向天下宣示兩家和好,這樣,那些亂七八糟的訛傳也就自然消失了。你定要告訴內府,就說我懇求於他。”
“我明白!”清正深受感動,伏在地上,“我明白……這、這才是太閣真正的遺志啊。”
寧寧忽然雙手掩面,全身劇烈顫抖起來。她盡情哭泣了一陣,臉上方現出了平靜的微笑,“主計頭,當年太閣把大政所送到岡崎為質時,我還譏諷他沒骨氣、懦弱。”
“夫人說笑了。”
“我是真心話。為了天下,他不惜採取任何手段。對於此人,我一生都在戰戰兢兢,以誠相待。”
“……”
“現在,我卻詫異地發現,這才是太閣非凡之處。天下沒有不想念父母的孩子,也沒有不疼愛兒女的父母。”
“夫人所言極是。”
“儘管如此,太閣還是咬著牙把母親送給內府做了人質,還把朝日姬嫁到三河……這絕非凡夫俗子能做到的。”
“是。”
“太閣如此一忍再忍,無非為了創造大平盛世。既不能削之滅之,就把他放在那裡,隱忍順從……這便是太閣夜不能寐、歷盡煎熬想到的辦法。從那時起,太閣就已不再把內府看作敵人,而是把他當成了一個親人般的、無比能幹的左右手……你明白嗎,主計頭?”
“是。”
“想一想太閣當年那般痛苦地隱忍,現在又算得了什麼?與把生母送去為質相比,這又能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