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凡的行動爭取不俗的“戰績”。“法寶”之一,便是執著。
記得鼠年的最後一個交易日,筆者有一筆操作:3�86元賣出景興紙業10000股,就是“執著理念”在操作中的具體體現。景興紙業1月12日創出今年的新高3�87元之後,筆者想做“高拋低吸”,擬以3�86元賣出10000股,以便回落時再接回。第二天,筆者早早地進行了委託,然而,當天景興沒有到過3�86元,未能成交。接著幾天,筆者繼續委託,景興仍未到價。直到23日,第9次委託時,景興衝高過3�94元,3�86元的這筆委賣單才順利成交。
有句成語叫鍥而不捨,意思是做事要堅持到底,直到成功才肯罷休。景興的“9次委託、一朝成交”說明,炒股同樣需要鍥而不捨,同樣要有執著精神。
1�分析研判“大勢”,需要執著
牛年的股市應該說機會與風險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但大盤怎麼走?是“開門紅”之後“節節攀升”,還是首日“失利”之後一路陰跌;是先衝高後回落,還是先探底再回升?恐無人知道。因此,事先制定好計劃,針對大盤不同的走法確定相應的操作策略去應對,總比要看著大盤“隨機應變”要強許多。還有,有了計劃還要落實。在實際操作中,往往計劃好訂執行難,“漲時不敢賣、跌時不敢買”成了許多散戶共同的弱點。分析研判“大勢”,有沒有計劃是一回事,能不能執行又是一回事,從某種意義上說,“執行”比“計劃”還要重要,所以關鍵在執行,關鍵在執著。
2�潛心研究“個股”,需要執著
作為市場的參加者,所有的股民都希望自己能夠獲取利潤的最大化,但真正能夠做到這一點的投資者卻寥寥無幾。有效的投資方法是“咬住青山不放鬆”,對自己潛心研究的個股做到不離、不棄、不放,專做自己精心研究過、又非常熟悉的個股。專做熟悉“個股”,需要執著,但執著起來,同樣很難,主要難在來自方方面面的誘惑,比如人家漲、你不漲,怎麼辦?要不要換股?比如,面對一大堆漲停板股票,而自己手裡的股票卻老是“原地踏步”怎麼辦?該不該拋掉?還有各種股評、專家的薦股、點評等等,都有強烈的誘惑力,隨時都可能影響你的操作。此時,能否堅守初衷,真正做到執著,顯得尤為關鍵。假如能夠做到,往往離勝利就不遠了。
3�堅持操作“風格”,需要執著
千千萬萬個股民,有千千萬萬種操作方法。有人喜歡追漲,有人喜歡低吸;有人適合做長線,有人適合做短線;有人善於做差價,有人不善於做差價,等等。但在眾多的操作方法裡,並不是所有的操作方法都適合所有的投資者,作為普通的投資者,適合自己的往往就是最好的。堅持操作“風格”,需要執著,切忌朝三暮四,今天這種明天那種,換來換去。當然,適合自己的操作方法也不是萬能的,也有失算的時候,比如低吸後股價還有更低的時候,高拋後股價還有更高時,關鍵在於操作時要執著。一旦賣出後再漲,只能賣不能買,如果買入後再跌,只能買還不能賣,除非該品種的基本發生變化、或投資選股出現失誤,否則必須嚴守紀律,“執著”執行。
牛年之役就將打響,誰能取勝、笑到最後,與其說比的是技術、能力,倒不如說是在比信心、比“執著”。牛年股市的最終贏家,一定是那些“執著力”特別強的人。
讓我們拭目以待!
(寫於2009年2月1日,原載於2009年第7期《股市動態分析》雜誌)〖HT〗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牛市操作三法則
在一輪大的牛市裡面,短線高手這樣的“聰明人”往往不及靜觀其變的“老實人”,最好的操作往往不是“高拋低吸”,而是“持股不動”。
牛年就是不一樣,表現在股市,也是牛勁十足。牛年春節後開市以來,短短10個交易日,兩市一改一年多以來的“熊樣”,大盤上漲了330�13點,漲幅高達16�58%,許多個股的漲幅更是牛氣沖天,實體陽線也是越拉越大。如果以2008年10月創下的調整新低1664點計,僅僅三個多月時間,上證指數漲幅已近四成。更值得一提的是,滬深股市表現得如此強勁,是在歐美、周邊股市跌跌不休、屢創新低的情況下發生的,更是顯得難能可貴。
然而,與熊市一樣,牛市同樣是“有人歡喜有人憂”。在許多人分享“井噴”行情帶來的可觀收益的同時,也有為數不少的投資者因“踏空”而未能同步享受股市大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