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現在,嘉樹還是因“故人千里”而“竟日空凝睇”吖。

第十一折“此會在何年”——出自陳子昂的《春夜別友人》:“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卷二《南金東箭》

南金東箭卷的章節名沒啥說的,倒是卷名可以解釋一下。這是一個成語,用南方的金石和東方的竹箭來比喻優秀人才。《爾雅·釋地》:“東南之美者,有會稽之竹箭焉;……西南之美者,有華山之金石焉。”“顧、紀、賀、薛等並南金東箭,世胄高門。”(《晉書·顧榮紀瞻賀循薛兼傳》)在故事裡面,自然是指成長起來的蕭鐵驪和觀音奴,以及新出場的若干重要角色啦。

卷三《東京夢華》

第一折“傷心不獨為悲秋”——出自李益的《上汝州郡樓》:“黃昏鼓角似邊州,三十年前上此樓。今日山川對垂淚,傷心不獨為悲秋。”用在這裡意指沈皓巖、李希茗各自的複雜心境。傷心人別有懷抱,其實秋天是無辜的。

第二折“鳳遊四海求其凰”——原句是“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乃相如公子琴挑文君姑娘時所唱的琴歌。當然也有人指出是漢朝人託司馬相如之名整出來的偽作,這種煞風景的話且不提,大家一看也就曉得,這一折與上一折是“花開兩朵,各表一枝”的結構,講的是鐵驪求婚的事。

第三折“明月千里寄相思”——用在專述中秋節的這一章很合適吧(*^__^*)其實這是一首歌名來的,詞曲都是金流所作,有興趣的看官可以搜來聽聽。記憶中徐小鳳唱過,蔡琴也唱過。雖然很喜歡蔡琴,但這一首顯然是徐小鳳的女中音演繹起來更有味道吖。

第四折“多情卻似總無情”——出自杜牧《贈別二首》之二:“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此詩刻畫情人離別時的心態,著實傳神,我借來作章節名,不光是指男女之情(處於長成階段的觀音奴,對感情反應遲緩,常令沈皓巖感到困擾,故有此嘆),還有兄妹之情(蕭鐵驪性格堅忍,外冷內熱,不管是對情人還是對妹妹,都是多情卻似總無情吖),以及從空之境提升到水之境的沒藏空,從漠視一切到包容萬物,算不算似無情實多情呢?總之,這標題可以萬能地解釋本章的各個場景吖:)

《贈別二首》之一說到“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第四折正文中用了“娉娉嫋嫋十三餘”一句,在此一併說明。

第五折“女兒身手和誰賭”以及第六折“老來猛氣還軒舉”——“和誰賭”的意思是“無人可比”。出自清代陳維崧的《醉落魄·詠鷹》:“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人間多少閒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第二折 鳳遊四海求其凰(上)

蕭鐵驪駐足北望,目送觀音奴乘的馬車駛過州橋,緩緩沒入人潮。初秋的明淨天空下,長街盡頭的宮城益發顯得巍峨。他收回目光,見汴河寬闊而州橋低平,因是直通大內的御路,橋下密排石柱,不通舟船。河道兩側的石壁鐫刻著精細的海馬、水獸和飛雲圖案,平滑如鏡的河面倒映著岸上的堂皇店鋪和典雅宅院,好似展開了皇都絕勝圖的長卷。

蕭鐵驪不禁感嘆:“宋國如此之富,何以養不出打得仗的強兵?”

衛清櫻道:“縱有強兵悍將,架不住官家一心求和,不敢放手一戰。今年正月初八,金國軍隊打過黃河,包圍了東京。雖然李兵部、種老相公等一力主戰,末了朝廷還是拿金帛城池來議和,金軍統帥完顏宗望得了好處,這才撤兵回國。”

蕭鐵驪搖頭道:“女真人貪得無厭,胃口奇大,既然來過這腹心之地,見識了宋國繁華,只怕不會輕易放手。倘若他們再啟戰事,就不是區區金帛能打發的了。”

談到這事,衛清櫻便覺得胸口發悶,不禁嘆了口氣。她已下定決心為蕭鐵驪離家去國,然而父母兄姐皆在這城中,倘若金國如蕭鐵驪所言,再度發兵攻打東京,她卻不能與親人共患難同生死,心中寧不有愧?寧不有悔?

蕭鐵驪卻不善體察身邊人的細微情緒變化,只管問:“阿櫻,女真人年初包圍東京,幾時發的兵?戰況如何?你給我說說。”

衛清櫻定定神,道:“去年十月,金國以完顏宗翰統西路軍,完顏宗望統東路軍,兵分兩路向我國殺來。咱們雖然有王稟、張孝純那樣死守太原的忠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