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2 / 4)

任攝政王統理國政,他憑其雄才大略和卓越的軍事才能,使得大清國事井井有條,大清氣勢日益強盛。

多爾袞雖然是位極人臣,卻一心想著謀取中原,並且準備親自率兵南下。

連日來,他親率眾將馬未下鞍,人不卸甲巡防軍營,視察各處險要關卡。他又連夜趕寫奏章軍報,一封呈送盛京順治皇帝,其他二封各投書多羅郡王多鐸、武英郡王阿濟格等處,相邀各方以軍呼應,集結作戰,準備南下大舉伐明。

諸事完畢,他便著手整編南征大軍。

他將南征大軍的全部人馬分為五個大營。這五個營是:前鋒營、鐵騎營、扁擔營、親兵營、步兵營。每營皆分撥勇將統領。

前鋒營、鐵騎營是軍中精銳,多為馬隊。他命多羅郡王多鐸率領前鋒營;武英郡王阿濟格統率鐵騎營兼管領中軍大帳之事。眾將分配停當,又分派了各軍營職責,令各營兵士加緊習武操練。

盛京還不知道北京已陷落,大明已經被大順所滅。

這是三月二十四日,北京城陷落四天之後。

順治皇帝看過多爾袞的奏章之後,不勝驚喜,以至兩眼放光,異常興奮。他心中暗想:我大清能有這樣的統帥,又何愁不能圖謀中原,興我大清!

與母親商議了一番。莊太后甚為贊同多爾袞的意見。

於是,順治皇帝向多爾袞發出敕諭:

“特命爾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代統大軍,往定中原;用加殊禮,賜以御用行蓋等物,特授奉命大將軍印,一切賞罰俱便宜行事。”

多爾袞接過詔書,精神為之一振,這是多麼顯赫的權力!

多爾袞隨即兵馬齊聚,共十四萬鐵甲大軍,隨時候命出征。

四月七日,正是個天朗氣清的日子,也是攝政王招討大元帥多爾袞出師南征的吉日。

天還未亮,整個盛京城騷動起來。街上洋溢著年節才有的喜氣,百姓們紛紛擁到南征大軍經過的街道兩旁。

稍頃,招討大元帥多爾袞被眾將簇擁而來,騎在馬上的多爾袞,挺胸橫劍,好不威風,馬頸項上,特意結紮了一大束紅纓。多爾袞望著列隊站在點將臺旁的鐵甲軍,心中萬分感慨。這支大軍,軍容嚴整,充滿雄壯之氣。

“多爾袞將軍出馬了,快看,那就是八面威風的大將軍!”

“喂,好威風啊!”人們在不住地議論。

前方的街面上,忽響起一陣鑼鼓聲。一個小校來報說:

“大將軍,皇上駕臨。”

多爾袞聽後,不敢多想,即刻滾鞍下馬,隨軍重要將領有多羅郡王多鐸,武英郡王阿濟格,恭順王孔有德,懷順王耿仲明、智順王尚可喜等以及重要謀士范文程、洪承疇等也一一跪倒。

少頃,順治皇帝由文武官員陪同來到點將臺。

“臣等叩見皇上!”

順治看著跪下行禮的多爾袞,心中十分激動。他覺得這位皇叔事經百戰,不愧為一代開國元勳,所以當他接到他的上疏之後,立即就決定下詔應允多爾袞出征。這次大舉伐明也是醞釀已久,時機早已成熟了。

“眾位愛卿請起!”

“謝皇上!”眾將起身謝道。

“皇叔,這次南征非同一般。皇叔知道,朕自登極以來,欲圖振作,立意南征,但事與願違,朕心急如焚。此時皇叔欲親征,正合朕意。”

多爾袞的兩隻眼睛閃動著灼人的光,他激動地說道:

“大清國運日上,江山穩固,朝中諸將忠心皇室,人人奮勇,萬死不辭,如今多爾袞麾下兵精馬壯。正欲為振興朝廷,毅然南征。請皇上放心,縱有萬死,臣決不退縮!”

順治皇帝非常感動,他拉著多爾袞結實的手道:

“朝廷內有皇叔這樣忠勇不貳之臣,實托賴上天恩賜,太祖威德,亦是朕之福氣也。”

順治放開多爾袞的手又切切囑道:

“心腹之患在北京,咽喉之患在山海關……皇叔喜自珍重。朝中之事,皇叔儘可放心,朕自當竭盡全力!”

“臣此次出征,定不會辜負陛下。”

此刻在他那臉上,掠過一絲輕蔑的冷笑。

看看天色已不早,順治便啟駕回宮。

目送皇上回宮後,多爾袞一揮令旗:“眾位將士,隨本帥出征!”

說著便命多鐸為先鋒,前隊啟程。

南征的隊伍浩浩蕩蕩地開出了盛京城南門向關內萬向開去。精兵猛將高士,壓境向南推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