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3 / 4)

小說:紅色警戒 作者:浪劍飛舟

炮彈與子彈便傾洩而至,匍匐在地上的突擊隊員不是被炸飛便是被射殺。從兩個方面傳來的隆隆坦克聲震撼著軍人們的心靈,藉著戰場的火光與拂曉的微明,穿過稀疏的樹叢和灌木,人們看到了巨大而兇猛的蘇聯新式坦克正穩步逼近。

“少校,我們恐怕頂不住!”跟在身後不遠的第一分隊長拉爾夫?波利瓦爾中尉痛苦地叫道,“噢!這幫狗孃養的!”爆炸聲與射擊聲交響下,波利瓦爾顫抖的聲音更顯得可憐。他右腿被彈片擊中,鮮血正在把城市迷彩服的灰白色塊染成紅色,“救護兵!”波瓦爾無力地叫道。

“拉爾夫!”譚雅迅速爬過來,“救護兵,快!”

第一分隊的救護兵也不知道被炸到哪裡去了。

這些看似強悍的突擊隊員面對蘇聯的新式主戰坦克顯得十分脆弱,關鍵還是在於支援他們的坦克過早地被摧毀了。奧維爾的M60坦克對付勃留佐夫和波舍夫這類部隊還可以,但卻被區區幾輛天啟打得抬不起頭來,現在沒被擊毀的都龜縮在殘牆斷壁後面。

懷特黑德的坦克也根本不是敵人的對手,經心謀劃的迂迴被三兩下猛烈的直射便土崩瓦解。沒有坦克支援的步兵往往只能成為屠殺的犧牲品。即使現在能從後門衝進圖書館,十有**也只會落入敵人的重圍中。

“少校,我們撤退吧。”波利瓦爾的聲音不像是建議,倒像是一種哀求,也許是出於理智,也許是受傷的緣故。

紅軍的大口徑炮彈嗖嗖地飛過他們投頂,落在周圍猛烈爆炸。

“堅持住,拉爾夫!你呆在這裡。”譚雅利落地把中尉身上隨身帶的急救包開啟,取出麻醉針、硫磺粉和繃帶,“我們必須完成任務,決不能輕言後退。而且聖槍決不能落入********手中!”

“不,我自己來。”波利瓦爾坐起來,接過她手上的東西,“我可以照顧自己。”

“好的。一定要堅持住。”譚雅說著看了看他,眼珠裡充滿著熊熊的火光。“都跟我來!衝進圖書館!”她一躍而起,高聲呼叫著,冒著槍林彈雨,拼命地向圖書館跑去。

被打趴在地的突擊隊員見狀也紛紛跳起來,不顧死活地向圖書館跑去。

三百英尺的路上充滿著蘇聯人為他們送葬的禮花,不幸的人或被摞倒在地或被炸飛起來,活著的人繼續穿行在火球的森林裡,如同穿越煉獄的靈魂一般飄忽,似乎聖槍在召喚著他們。

另一面,威力強大的塑膠炸葯將紐約公共圖書館厚重的實木門炸出一個大洞。來自遙遠俄羅斯的“聖槍使者”們和武裝步兵蜂擁而入。

帶領著聖槍使團衝進大廳的約瑟夫?維克托羅維奇?雅克夫斯基不禁打了個冷戰。“大家不要動!”主教大聲喝令。

所有人都止住了腳步。外面的槍炮聲十分熱烈,可這裡面,古樸華麗的大廳卻格外祥和安靜。

“你們守住門口。”雅克夫斯基輕輕地對步兵們說,“其他人跟我來。”然後帶領聖槍使團的人大步朝大廳裡面走進去。

雅克夫斯基據說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能力,他對於基督教的聖物有超越時空的感知能力。他能夠感知到聖槍的具體位置。按照蘇聯後來的官方說法是他是一部“聖物的感應器。”

開戰後,蘇聯人就全力搜尋命運之槍的下落。原來存放於維也納霍夫堡博物館的這把聖槍在希特勒吞併奧地利時被運到了紐倫堡,供奉在凱瑟琳大教堂。二戰行將結束時,進攻德國的美國陸軍奪得這把聖槍。這之後公開的資料是盟軍把聖槍送還給了奧地利,聖槍重新回到了霍夫堡博物館。

但更多的人相信的是傳言,即美國人把真正的聖槍運回了美國。蘇軍攻入了著名的安尼斯頓陸軍倉庫後,曾經大規模搜尋極有可存放聖槍的倉庫,但他們一無所獲,重要物資已經被轉移走。

後來克格勃終於搞到了聖槍在紐約公共圖書館的情報——這嚴格來說不能算情報,耶酥的聖槍在紐約展覽是半年前的大新聞,主要是羅曼諾夫一直認為那只是個美國製造的贗品,克格勃的主要任務是透過多方的材料確認那是一把貨真價實的聖槍。

現在親臨現場的雅克夫斯基主教終於可以一展身手了,以他的特異功能既可以證實聖槍的真偽,如若是真的又可以一舉奪得聖槍。

主教神態十分嚴肅,閒目思考,彷彿在思索聖槍的位置。然後一手持法杖一手持著電筒,一聲不響帶領大家繞過服務檯,轉過衣帽廊,往圖書館的深處走去。彷彿聖槍在召喚著他們。

漫長的三百英尺終於跑過來了,但一枚炮彈也尖叫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