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會幹部的老鄉,請他吃飯,我告訴他有個好創意,叫他一起合作,我們出錢他搞關係,他可以拿到合作提成。
這樣,老鄉不僅與我們合作在海南電大開了一個“過塑服務部”,還用學生會名義開出了“勤工儉學實踐活動”的介紹信,這樣到各個院校聯絡就有敲門磚了。
其實所謂“勤工儉學過塑服務部”,是我又拿起當年在學校做宣傳部長的本領,用宣傳色在一塊硬紙上畫好招牌,掛在一樓靠近大門的宿舍門口就開起來了。凡幫忙的學生會幹部、校團委幹部,我都免費給他們過塑相片。在這些學生領袖的帶動下,相片過塑一下子在校園內流行起來,甚至很多同學悄悄把情書、情人卡也拿來過塑。
為了宣傳,課餘時間,我們在電大學生宿舍大門口,拉起“勤工儉學過塑服務”的橫幅,擺上過塑機現場服務,引起很多人圍觀。
我負責拿著樣品相片展示、演講,滔滔不絕說過塑如何如何好,幾十年上百年不發黴不退色,可以永遠留住美麗青春不會變老。而阿江負責過塑,電大同學負責收錢,大家默契合作。這個模式很好,效率和效益大大提高。有個星期天,我們過塑了1000多張相片,結果連過塑薄膜都不夠用,一天就賺了近千元錢。
看到海南電大的模式,我就想著要趕快複製,我們拿著列印的介紹信,蓋了電大學生會的公章,去海南大學、海南師大、海南醫學院、海南衛校、海南農墾中專等各大中專院校,同樣打著勤工儉學的招牌,辦起了相片過塑服務部。
我意識到,校園有著巨大的市場,廣闊的“錢”途,我想的就是如何增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