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這張青雲的種種軼事騎車匯入了人流中酬
張青雲家在幾天前就全部搬遷到了柳水河賓館,一清早,張德年兩老便穿上了土家傳統的服飾,喜氣洋洋的出門迎客。
張青雲和趙佳瑤兩人則被化妝師裝點一新,摒棄了西裝、婚紗,改成了長袍和紅裝,足足忙了幾個小時,等兩人出門的時候,柳水河賓館前前後後已經水洩不通了。
土家酒宴流水席,所謂流水席,便是賓客來到賀喜,迅速吃飯,而後離去或者觀禮。新來了客人又擺酒席,而今天張家擺了三十張桌子,這一上午還沒過,就已經換了六次席,這就是整整一百八十桌客人。
由於不收禮金,很多客人到來都會留下名字,簽名薄都用了整整十二本,在雍平只要和張家有丁點關係的人,都會過來湊湊熱鬧,這一來。場面真就聲勢浩大了。
本來按照風俗,凡屬來的客人,新郎新娘都需要挨桌敬酒,但是180桌客人讓張青雲打了退堂鼓,別說是喝酒,就是喝水,都得活活的把人漲死。
中午十二點是證婚儀式(證婚是土家婚禮的一種風俗),儀式的地點在柳水河賓館可容納千餘人的多功能會議廳。
婚禮總指揮卞輝煌臨時決定,對參加證婚儀式的人必須嚴格篩選。但饒是如此,整個會議廳都是濟濟一堂沒有一個空位。
證婚儀式的主持人一般都是德高望重的長者,張青雲把這個殊榮送給了武德之。武德之今天神采奕奕,專門將頭髮染黑,然後炯得油光鋥亮,服飾也甚為考究,朝主席臺一站就有主持人的威儀。
主席臺被設定得很有層次感。最高臺主持人局中站立,男女方家長盛裝坐在兩側。而新郎新娘則站在下一層,看高臺上任何人都得仰視。
主持人身後更高的位置貼著一張鮮紅的大紙,上書“天地君親師位”這是傳統拜天地不可或缺的道具。
12點,吉時到,武德之拿著話筒宣佈儀式開始。這種儀式並不是跟教堂一樣問固定的問題,而是要走一套傳統而固定的套路。
這個套路很紛繁複雜,而整個過程新郎和新娘一句話都沒有,這種儀式張青雲時候見過很多,但是今天自己來完成卻又有不同的感受。
仔細品味這個拜天地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堂思想道德教育課程。其核心便是首先要愛國、遵循自然規律,是所謂敬天!第二,便是要尊重長輩、師長、父母,這中間主持人會要求新郎新郎用很多象徵性的行為來表現。第三便是講夫妻和睦之道,”
這個儀式,主持人的諄諄教誨全是土家方言完成的,但是卻濃縮了《增廣賢文》、《孝經》、《女兒經》等很多中國傳統道德經典的精華。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這個證婚儀式就是文化行為,讓參與其中的人。不自覺得有家的概念,然後第一次讓其感覺到家的溫馨和家的責任。
經歷了這個儀式,就意味著一個人從此就有了家,這一點在儀式中體現特別突出。張青雲在這過程中,經常悄悄的給趙佳瑤講解每個動作的含義,趙佳瑤聽得很仔細。
今天的趙佳瑤異常美麗,穿上了傳統服飾的她,臉色淡淡的微紅。但是怎麼也掩蓋不住其高貴的氣質,這些富有傳統韻味的叩首和拱手她做起來,讓人覺得這就是一種藝術。
當趙佳瑤聽張青雲說了箇中含義之後,更是喜上眉梢,似乎真正的融入到了其中,她在用心去品味這已經傳承了上千年的古老文化,,
儀式的最後一個流程是新娘敬茶,就是新娘親手沏茶一壺給公公婆婆。張青雲沒有給她解釋這中的含義,但是她似乎無師自通,一上小高臺便行叩首禮。
張德年兩老早已經喜不自禁。連忙相扶,這也是一個象徵的動作。沒有真叩首、其中卻蘊含了婆媳和睦、家庭和睦的意境。
當張德年兩老從兒媳婦手中接過茶,小飲一口,換杯再小飲一口。然後同時抬頭咧嘴一笑,全場霎時沸騰,所有的人全部站起來起鬨拍手。
於此同時,鑼鼓嗩吶齊鳴,土家風韻的《證婚調》奏響,天空中飄起五色禮花,將新郎新娘包裹在一片花的世界中,張青雲將新娘子摟進懷中,兩人同時接受所有人的祝賀,這是最高潮的一刻,也是禮成的一刻。
全場一千多人都在同時起舞、歌唱。大家共同祝福這對新人能永結同心、白頭儲老,,
摟著趙佳瑤,張青雲看著面前千張笑臉,心中的激動也到了頂峰,低頭看懷中的人兒,也是激動得淚流滿面。
張青雲暗鬆一口氣,自己是對的起佳瑤的,今天的婚禮別開生面。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