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的感嘆立馬有了改觀,官場之人,有些地方是絕對的精明,有些地方則是可以精明卻一點不精明。
就以駐京辦而論,港城駐京辦搞了一個酒店純屬就是掩人耳目。張青雲才開始不就被騙了嗎?還以為駐京辦能勉強自給自足呢,殊不知官場開源節流的概念向來就淡薄,鋪張浪費成風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港城哪裡又能例外呢?
一時張青雲只覺得索然無味,心中又想到了政治改革等諸多方面,覺得前路仍然很長,現在政治透明度太差了。納稅人根本就沒有享受到應有的權利,長此以往,當改革和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矛盾勢必會凸顯出來。
在矛盾凸顯出來之前,政治改革必須伴隨著經濟發展同步而行,要讓政府方方面面的工作越來越透明,人民群眾可監督,老百姓可以參政議政,要慢慢向真正的民主靠攏。
張青雲腦子想著這些,沈韓楊心裡一點都不知道,不過他久居京城做交際,察言觀色的本事自然是不低。他看出張青雲情緒似乎有變化,還以為張青雲是因為自己沒有主動和他聯絡而生氣,於是他忙道:
“張書記,您來京城前閆書記就特別叮囑過我們,他說工作的事情不用太急,有您出面是肯定沒有問題的。還讓我們不要急著打擾您,說您在京城還有其他的事情,所以……”
張青雲擺擺斷他的話,道:“沈主任,你誤會了。我只是驚訝於我們駐京辦的豪華啊。看了這裡,我還真有衝動去臨港市駐京辦看看。你去過臨港駐京辦了嗎?”
“張書記說笑了,臨港駐京辦在京城是數一數二的高檔場所,嶺南的美食聞名華夏,可是嶺南所有的美食在臨港駐京辦二十四小時都能吃到,單這一點我們就比不上人家了。”沈韓楊道。
“呃?”張青雲雙眉一挑,嘿嘿笑了幾聲,道:“那我還真是孤陋寡聞了,改天我得去看看。”
說這話時張青雲心中隱隱泛起了一絲不快,沈韓楊明明懂得自己的意思,他卻偏偏不順著自己的意思說,看得出來自己這個副市長在人家眼中還真就那麼回事情。
當然,也不排除張青雲感嘆駐京辦太奢華,觸及到了他的某些利益。畢竟站在沈韓楊的立場上,他總不希望政府壓他的經費的,張青雲提到了這一茬,可能觸到了他的忌諱,這才給頂了回來。
張青雲專程來一趟駐京辦,目的本來是和沈韓楊溝通,一起協調把新能源免稅區的專案搞下來。可現在看來這個沈韓楊能幹得很,事情已經被他幹得差不多了,張青雲來得倒好像有些多餘了……
既然沒事了,張青雲也沒有久留的打算,雖然沈韓楊苦留張青雲吃過午飯,但張青雲推說還有事,就這樣離開了本來應該屬於他的根據地——港城駐京辦。他感覺得出來,自己在港城目前影響力還是差了點。看來要將自己的影響力全面的滲透到港城整個權利體系中,前面的路還很長。
時不待我,張青雲雖然想到京城多呆一段時間,但是心中總會有一種緊迫感,與其這樣,還不如將京城的事情快點處理完畢返回港城,從空降港城的那一刻起,張青雲就知道這條路是沒法回頭的。
第八卷 匹馬踏華東 第六百零二章 前路艱難
張青雲返回港城。時間剛好趕上港城召開人大四次會議召開,車小偉首先代表政府作了工作報告。
從資料上看,港城去年GDP超過5000億元。人均GDP近一萬美元,進口總額和出口總額增長均超過兩位數百分點,全口徑財政收入高達2500億元,這些資料都在國內大中型城市中排名靠前。
單從經濟上說,港城的各項資料全面超過了直轄市京津市。
而這一點車小偉在作政府工作報告的也不無得意,他主要從六個方面概括了港城經濟建設所取得的成就,這六個概括是比較客觀、到位的,讓聽者很振奮人心,張青雲也是第一次全面、深入的瞭解港城發展的各個方面,也聽得很動容。
關於政府新一年工作重點,車小偉主要講了八點,概括起來,重要的還是提出要在保持經濟增長不減緩的前提下,調整經濟結構。經濟安展要圍繞著提升城市競爭力、輻射力、影響力三方面著造創新性城市作為一項工作來抓,要真正的實現港城發展的第三次大蛻變。
在《報告》中,車小偉重點提到了城建系統方面的內容,提出在未來三到五年時間內,政府要拿出500到800億元來改造城市環境、人居環境以及老百姓住房的問題,這其中涉及十數項政府重點投資建設的工程,包括港城地鐵一期工程、城市中心公園、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