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行還是值得期待的……
第七卷 京城游龍 第五百零三章 不負期待
京城,張青雲去中組部幹部一局報到,幹部一局接待他的是一位叫周立的副局長,周副局長直接帶他去中央辦公廳老幹局,在老幹局張青雲掛職副局長,享受正局級待遇。
張青雲清楚,自己在老幹局實際上就是一個閒職,工作的重點還是要勤探望趙將軍,另外要進中央黨校地市進修班學習。
從這個安排就可以看出,組織上對張青雲的定位將來還是要下放的,因為按照中央黨校的機構設定,黨校分為進修部和培訓部,還有中央國家機關分校等機構。
進修部有省部級進修班,地廳幹部進修班和縣委書記輪訓班,所有的進修班都只是四個月的短期進修。將張青雲安排在地廳幹部進修班肯定是有考量的,要不然進中央國家機關分校和中直機關……分校才是最合理恰當的安排。
老幹局局長並不顯老,看上去最多50歲的樣子,整天笑眯眯的樣子。自稱陶三神,實際的名字叫陶謙,和三國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同名。
張青雲和他溝通感覺不像是在和官員談話,陶謙非常幽默風趣,愛開玩笑,他對張青雲的來歷很清楚。話說得很白,給張青雲委派的唯一任務就是負責多陪護趙老將軍。
他的這種隨意也讓初次來中央辦公廳,心中還有些忐忑緊張的張青雲心境放鬆了不少。
“青雲,業務方面的東西你也不用瞭解,你現在就是進黨校學習,而後週末多抽時間去去總後醫院!組織上調你進我們局,實際上就是不讓你有雜事纏身,不然你這麼年輕的幹部,哪裡會將你安排在這裡?你呀,在我這裡就是打短工的麥客,呵陶謙笑道,他笑起來眼角的魚尾紋很有型,讓他看起來很和藹。
張青雲連忙起身感謝,對陶謙的好感也大增,中央機關的幹部原來就這樣子,相比下面地市機關,陶謙的表現甚至還要單純坦率很多,沒有了京官的那種傲慢的味道,中央機關的官員似乎比下面的幹部要簡單。
張青雲的這次突然進京無論是在江南還是在京城都引起了不小的風波。
在江南,省委常委會的風聲一向就傳播得很快,在所有人都認為張青雲要接替何茂森擔任清江市委書記的時候,張青雲卻突然被調進了京城,讓所有人都傻了眼。
這事事先一點徵兆都沒有。一時江南各方卑力是眾說紛紜,有人說張青雲是飛出雞窩要成鳳凰了,要去京城重要的部委中任職。有人說他要進中央黨校中青班學習,中央黨校中青班是什麼地方?中央明確定位“中青班就是為省部級領導幹部培養後備力量的”。
後來隨著事情的塵埃落定,當大家發現張青雲去的地方竟然是中央辦公廳老幹局,還有進的竟然是中央黨校地市幹部進修班,很多人就開始唱反調了。認為調張青雲去京城是有人故意為之,其根本目的就是將張青雲調離江南,是明升暗降的手段。
為了證明這種說法正確,有人列舉了很多例子,普遍都是反映張青雲在清江藏不住鋒芒從而犯了大忌諱的。其中大家最津津樂道的是清江新任市委書記高謙。
就是因為張青雲被調進京了高謙才上位,這讓人很容易就聯想到高謙背後的家族力量。
綜合以上這些條件,關於張青雲進京的各種版本的猜測開始在江南官場流傳,而張青雲的這次調動也成了江南官場最近最被人津津樂道的問題。
有很多人在談論此事時都不無遺憾,張青雲調離江南了以後就再也不是江南的幹部了,在江南張青雲無疑有一段富有傳奇的成長曆程,他只用幾年的時間便從一個邊陲小縣偏遠山區的一個小科員一步步青雲直上一直到市委書記的高位,這一經歷一直就在江南被廣為流傳,張青雲也因此成了新晉公務員的偶像般的存在。
現在這樣一個人物進京了,一入京城深似海,京城的風浪又豈能是江南能比的?張青雲在江南演繹出的這一段傳奇在京城是否還能續寫?很多人都在拭目以待!
而在京城,張青雲的這次進京則又是另外一番影響。如果單從級別和職務來說,張青雲一個小小的市委副書記的工作調動根本不會有人感興趣。
但是張青雲這次進京和趙老將軍扯上關係就比較引人注目了!自年後以來,趙老將軍已經連續數月被醫院認定病情處於高危險期,隨時都可能因搶救無效逝世,在這種情況將孫女婿調進京,而且明確的目的就是讓老將軍在最後的彌留時刻能夠得到孫女和孫女婿的陪伴,這意義就不一樣了。
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