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面臨新的發展機會,像自己這種能幹、敢幹的幹部就是他拉攏的物件,看來貓狗哲學在什麼地方都是很管用的啊!
晚上,張青雲在雅蘭酒店請武德之吃飯。武德之來清江都一個月了。這還是兩人的第一次聚中。
近距離的看武德之,張青雲覺的他比前幾年清瘦了很多,一雙眼睛依舊炯炯有神的,整個人愈發顯得精明幹練。
“武市長,雅蘭酒店就是我們清江最好的酒店了!沒辦法,就這個條件,如果有更好的地方,我肯定不會選擇這裡請你吃飯!”張青雲笑著對武德之道。
“我無所謂,只好檔次比柳水河賓館高我都不介意!”武德之笑道。兩人一見面便開上了玩笑,氣氛很輕鬆。武德之提議不喝酒改喝茶。張青雲也是愛茶之人,當即應允。一壺清茶,幾碟家常小菜,兩人邊喝邊聊,很是愜意暢快。
兩人並沒有聊太多有針對性的內容。開始聊的都是武德的種種情況。後來偶爾張青雲會對清江的一些東西提點一下武德之。
張青雲感覺,兩人這完全是在做一種高層次的交流,基本是不談陰暗的東西,聊的全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事情,偶爾會提到一些人事的問題。也很少說內幕的事情,說某某調任,某某被免職,兩人完全都是不帶感情色彩,用一種旁觀者的態度來看官場的種種。
對張青雲來說,武德之算是他從政以來找到的唯一知己,難為知己難為敵。兩人能有現在的這種默契,和兩人曾今敵對過有很大的關係的。化敵為友,化敵為師,化敵為知己,這個便是兩人交往的過程。
武德之是個天才,張青雲一直都是這樣認為,他的天才表現在很多的方面,不可一句話全部道盡。單從做官之道來說,武德之就足可以傲視整個江南。
他這才剛來清江,根本就沒怎麼動作,倪廣宇就莫名其妙的捱了他幾悶棍。首先第一悶棍就是在國企扶持和融資方面,倪廣宇讓武德之謹慎處理,儘量的讓國企能夠多找銀行融資,少依靠政府的扶持資金。
這本身就是瞎扯,銀行不是傻瓜。他們願意貸款的企業,別人往往都不需要錢。而需要錢的企業,銀行往往不願意貸款給他們,這是一個永遠的矛盾。
在清江罷工潮鬧過以後,清江國企和黨委政府從推譚扯皮最後到握手言和,走了一段曲折的路,在前段時間。何茂森為了進一步緩和政企關係,表示地方政府的足夠誠意,又提出重新啟用部分國企的扶持計劃。
這個動作給政府方面壓力很大。其核心便是資金的問題,此時在全國。房地產市場已經興起了,地方政府也因此漸漸變得富裕了起來。不過清江是工業的城市,房地產市場在清江一直就火不起來,而在稅收方面,清江近幾年出於經濟結構調整的階段,對企業的扶植力度很大。所以市財政的資金壓力還是非常大的。估計倪廣宇在資金方面難以考慮到對策,恰好碰到武德之出來乍到,又是分管經濟的,他便把這個棘手的問題交給了他。
他的如意算盤當然是想借此讓武德之先下去碰碰釘子,既可以探一下虛實,他又可以趁機給武德之一個下馬威,算得上是兩全其美的事。可是這次他找錯物件了。
解決這種問題對武德之來說當然沒有太大的難度,他很快就召開了企業和金融松構聯合的茶話會,在會上他重點講到了鼓勵企業多融資的概念,認真將倪廣宇的思想傳達了一通。
倪廣宇當時跟武德之談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想得那麼細,哪裡會料到武德之會搞什麼座談會?座談會一結束問題來了,不想貸款的企業銀行堅決要求他們貸款,拿不到貸款的企業逼銀行給他們放貸,整個清江的企業和金融機構出現了非常戲劇性的一幕,這事鬧得不可開交。
雙方都很有根據,都是響應地方政府的號召在幹事情,隨著事情越鬧越大,雖後終於驚動了市委和政府的主要領導,這究竟是誰的號召?這一追根溯源,就追溯到了倪廣宇的身上。倪廣宇聽到訊息的時候當時就傻了,他哪裡會料到這種情況?
他的第一個。念頭是想把屎盆子扣在武德之頭上,可當時倪廣宇做指示的時候是在縣長碰頭會上,當時參加碰頭會的所有人都聽到了他的指示。所以他根本就沒法推逶。
想責怪武德之,又沒有理由,人家是按照指示辦的,中間沒有一丁點杜撰的東西,出現這樣的結果完全可以用意外來解釋,如果不是意外的話那便是倪廣宇這個領導的指示有問題。反正就只可能是其中一種情況。
就因為這個原因倪廣宇分別被何茂森以及杜慎科在常委碰頭會上狠狠的臭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