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3 / 4)

小說:中國大形勢 作者:換裁判

、時寒冰的強國之策有一個矛盾那就是減稅與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要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就必須加大稅收,完善社會保障機制與減稅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美國的里根和小布什減稅也是以削減公共支出為代價的,比如美國的次債危機從根本上說就是小布什削減政府在公共住房方面的開支造成的,因此完善社保制度非常必要,但減稅在中國不可行。

3、葉檀的強國之策 :內生市場化建議

代表作品《拿什麼拯救中國經濟》

內生性的市場經濟的主要內容:

葉檀在其《拿什麼拯救中國經濟》一書中,指出中國應該將內生性的市場化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這與其一直以“堅定的市場主義者”自居是一致的,在中國與葉檀持相同觀點的還有,張維迎、許小年等,張維迎在其《把脈中國未來經濟增長》一文中也表示,未來中國能不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強國,取決於是不是把市場化改革進行到底。所謂市場化改革,就是價格自由化、企業民營化、地方分權化、開放和全球化。與這些口碑不好的極端市場主義者相比,葉檀屬於溫和派,因此她也素有民間威望。

葉檀的內生性市場化建議包括:

1、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葉檀在書中指出:建立內需市場,暢通而公平的物流是重中之重,國內統一的市場需要統一的制度,需要改變內銷產品的小規模零售渠道,需要快捷的司法救濟,需要能夠破除地方利益的至高權力。

2、將“非公經濟三十六條”落到實處,在各個行業真正對民營經濟進行市場準入;其次,把政府的財稅收入壓縮在合理的範圍之內,提高居民與企業的收入,使民間投資與收入增長形成良性迴圈。

3、加強勞工保障和限制高管薪酬。

葉檀內生性市場化建議評析

第一、筆者一直對民營經濟進入壟斷領域持謹慎態度,因為壟斷領域都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部門,這些從本質上說,就不應該成為盈利性部門,而應該成為公益性部門,而民營部分進入這些領域無非是為了追求高盈利,國有企業存在的意義不在於自身其效率的高低,而是他們的存在能夠使全社會更有效率。華爾街金融危機顯示的是國家重要經濟部門被私人控制的危險,山西煤老闆在促進山西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造成了太多的生態災難和人員傷亡,這些都是教訓。

第二、這些部門的壟斷性是天然造成的,而非人為造成的,比如鐵路、城市供水等,無論是實行國營還是民營都不能改變其壟斷性質,民營的進入只是由原來的國家壟斷變成了私人壟斷,比如很多地方在引入外資水務企業後,不但自來水價格沒有降低,反而升高,民營企業同外資企業一樣要求的是*裸的盈利,如果讓民營經濟進入後,只能分享高利潤,無非是中國多誕生幾個電信大亨、傳媒大亨、石油大亨罷了。

第三,中國建立完善的市場秩序,筆者沒有異議,但筆者認為這不能對中國經濟的增長產生太大的推動作用,因為無論是什麼樣的銷售市場總有遊戲規則的適應者,中國的總需求並不會因為市場銷售模式而有所減少,決定總需求的只是民眾的收入水平,而決定民眾收入水平的是勞動生存率,沒有勞動生存率的根本改善,中國的總需求也就不可能擴大,因此完善市場秩序,改變商品銷售模式對於從根本上提高國內需求是沒有意義的。

4、陳志武的強國之策 消費驅動型經濟模式和大力發展金融的建議

代表作品《金融的邏輯》

1、透過發展金融實現民眾的信貸消費;

2、透過政治改革實現赤字財政;

陳志武的發展金融建議分析

第一:關於信貸消費,陳志武在書中沒有任何理論性論述,而是盲目的將美國的成功看做是信貸消費的成功,但陳志武迴避的是美國近現代歷史上的三次大的危機都是信貸消費有關。

第二,在政治上,陳志武將發行國債看做國家富強的原因,而陳志武不是在鼓吹髮展金融,而是在鼓吹政治改革,最後圖窮匕首現還是政治改革,其他人提出政治改革會找一些自由、*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但是陳志武竟然為了讓政府實行赤字財政進行改革。簡直荒唐之極。為了實現一個小的錯誤,去犯更大的錯誤。

5、筆者的強國之策

1、提高勞動生產率,從根本上提高民眾收入。

2、嚴打“新五蠹”,堵住財富非正常轉移的渠道。

3、建立“低生存成本型”社會 ,降低民眾的生存壓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