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第一財經的戰略卡位已沒有分歧了。同時,我也高興地看到,《第一財經日報》在過去兩年多的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特別是股市的改革輿論導向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04年底,當股市信心低迷時,在國內媒體和全球知名金融機構中,它大膽預測2005年中國將解決股權分置問題;在股改試點方案推出前,它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的大討論為之鋪墊;在股改飽受非議時,它義無返顧地支援改革,為改革保駕護航,贏得了股市各方參與者的信賴,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也對《第一財經日報》的工作表示感謝。
如今,在第一財經的平臺上,正活躍著一批年輕有為的傳媒人,他們抱著為中國贏得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的理想,正為全面建立中國主流財經新聞標準而努力,幫助投資者從海量的金融資訊中篩選有效資訊,從紛繁複雜的金融永珍中找到未來投資的先機,這其中,本書的作者,《第一財經日報》的副總編輯張庭賓就是代表者之一。
張庭賓首倡了《第一財經日報》的“中國與世界十大經濟預言”,這也是國內第一個對全球金融市場的綜合預測報告,他擔任專案組負責人,迄今已經推出三個年度預測。目前,它已經成為國內外機構投資者年終歲尾的重要投資參考。
隨著中國股市等投資市場的復甦,特別是在2006年末的大盤急速拉漲後,張庭賓深感目前股市短期風險日益積累,尤其因股指期貨將要推出,相關投資教育嚴重不足,散戶股民正面臨巨大風險,而股市上“黑嘴”層出不窮,仍在一味鼓吹大牛市,嚴重誤導投資者,遂萌生了撰寫此書的想法。
在本書中,除了深入淺出地預測和分析了股市的潛在風險外,他還現身說法,將自己歷年來對中國與世界金融市場的分析和預測公諸於眾,作為備忘錄,請投資者評判,希望由此提醒投資者,當你決定將某位市場分析人士的預測作為投資參考時,一定要先在網上搜尋他過去的所作所為,首先證明其誠信和能力,方可作為參考意見。
對他在本書中做出的2007年中國七大投資焦點的分析預測,儘管本人也不是都同意,但我欣賞的是,他以赤子的情懷,向國內投資者顯示了一個新的財經預測標準,即一個負責任的財經分析人士,他該怎樣誠懇地面對自己,怎樣面對投資者,怎樣面對市場,怎樣面對國家,以及怎樣面對這個日益一體化的金融世界。
自序 在股市冰與火中檢測公信力
張庭賓
要檢測一輛汽車的質量,就讓它從極地駛到赤道;要檢測一個人的定力,就讓他從恐怖的地獄到享樂的天堂;要檢測一個財經媒體的公信力,就讓它從股市的“三九寒冬”到“炎炎夏日”!
襁褓之中,《第一財經日報》就經受住了股市寒冬的考驗。2004年11月15日,這張新聞紙誕生,很多人認為它生不逢時———上證、深證A股指數每況愈下,市場人氣如深秋之葉瑟瑟凋零,由於股權分置改革問題屢屢受挫,越來越多的人對股市的未來失去信心。
在2004年歲未,我們發出了響亮的“童音”———2005年中國將解決股權分置問題;2005年3月,以初生牛犢不怕虎之勢,我們發起“股權分置”改革大討論;以後生晚輩的純真心態,博採眾家之長,我們積極獻言獻策;在股改飽受非議之時,以無私者無畏的勇氣,我們明辨改革的建設者和毀壞者;在股指最寒冷的時刻,我們發出春天的斷言:一旦明確新老劃斷在一年之內等預期,中國股市必將很快觸底反彈,而當時的上證綜指是1016點;在股指仍在最低谷掙扎時,我們已指出,一個世界級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在從地平線冉冉升起。
僅僅一年多的時間,中國股市歷冬而春,由春而夏,漸入盛暑,上證指數由最低點的998點上漲到2675點(200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已上漲168%。《第一財經日報》也由原來的一張沒有包袱的“白紙”漸漸變成擁有話語權的“主流財經媒體”;從別人原來姑且聽之、姑妄聽之的普通媒體,漸漸變成了不同利益集團重視之、乃至試圖利用之的重要媒體;從原來利益格局的突破者,漸漸變成了一些既得利益的擁有者。
而新的問題也隨即提出:它能否保持昔日的純真,它能否保持昔日的公正,它能否保持昔日的勇氣,它能否保持昔日的開放;它還想不想對祖國說:有魄力要警惕;它還敢不敢對社會說:要公正要共贏;它願不願對散戶投資者說:要小心你的錢!一句話,它會不會因既得利益的誘惑與矇蔽而喪失智慧和勇氣的光芒?
在股市炎炎酷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