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聯合國秘書長(2)
不管人們對聯合國秘書長的任職資格有多少說法,但聯合國需要一位當家人則是題中應有之義。
英國《 獨立報 》為聯合國戲擬了一則招聘啟事——“聯合國正在招聘一名超級俱樂部總經理,要求應聘者最好有當CEO、啦啦隊長、銷售員、牧師和催債人的經歷,並且熟練掌握英語和法語。”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英國首相布萊爾、伊朗前總統哈塔米,都被媒體看作是秘書長職位的競爭者。2月14日,競爭者裡又多了一個人,他就是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
潘基文向媒體表示:“韓國政府已經提名我為下屆聯合國秘書長一職的候選人,為聯合國和國際社會的發展作出貢獻,我恭敬地接受這一提名。如果我當選為聯合國秘書長,我想我會在解決朝鮮核問題中扮演積極角色,使之早日和平解決。”
就在韓國推舉潘基文為聯合國秘書長候選人的前後,其他國家也推出了自己的候選人。
印度推出了沙希·塔魯爾。塔魯爾1956年出生在英國倫敦,在印度和美國分別完成中學和大學學業。從1978年到聯合國工作至今,他一直保持印度國籍。塔魯爾目前擔任聯合國副秘書長的職務,負責聯合國傳播和公共諮詢方面的工作。他還是一名用英文寫作的、小有名氣的作家,已經出版了8本小說。
印度輿論認為,塔魯爾最大的優勢是他在聯合國工作了28年,而且在難民署、維和署等幾乎所有的重要部門都工作過,對聯合國的事務沒有比他更熟悉的人,如果當選,他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其次,世界各國支援塔魯爾的不少,因此塔魯爾當選的可能性較大。
而塔魯爾本人則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