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2 / 4)

小說:言中藥進對補 作者:白寒

《黃帝內經》記載:

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

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

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

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

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

五味調和,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發疾病。如:酸味太過容易造成肝氣太旺而剋制脾胃功能;苦味太過又很容易造成心火太旺而剋制肺氣;甘味太過很容易造成脾胃過旺而剋制腎氣;辛味太過容易造成肺氣過盛而剋制肝氣;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平時要注意各種味道的搭配,做到五味調和。и米и花и在и線и書и庫и BoOK。mIhUa。Net

《神農本草經》對藥物的記載中,也有歸經的含義。歸經的理論形成,大約是在北宋至金元時期,名醫張元素(潔古)所著的《珍珠囊》中,歸經學說已成為重要內容之一。後世醫家又進一步進行整理補充,使得歸經理論逐漸完善。

歸經,是指藥物作用的定位。所謂“歸”是作用的歸屬,“經”是臟腑經絡的概稱,“歸經”即表示藥物作用的部位。也就是說,藥物對人體某部位的選擇性作用,即針對某些臟腑經絡的病變起主要治療作用。

如肝陰不足,肝陽上亢,有頭痛眩暈等症,天麻能平肝潛陽,治以上諸症,故天麻歸肝經。又如肝開竅於目,目赤腫痛,為肝火上炎所致,夏枯草善治此症,故歸肝經。治咳喘病的藥物,多歸肺經;治心悸失眠的藥物,多歸心經;治消化系統疾病的藥物,多歸脾胃經。

中藥也有毒副作用

許多人鍾愛中醫,喜歡使用中藥治病養生的一個主要原因,是認為中藥沒有毒副作用。

長期以來,中藥醫師是很重視藥物的副作用的,因此,中藥一開方子就有很多味,這正是應用了陰陽相生相剋的道理,一種藥是治療的特效藥,但是它有毒性,那就用另一種藥祛除它的毒性,所以說中藥的配伍是很有學問一門科學。中藥可以透過配伍學開出副作用很小的藥或沒有副作用的藥來,但這並不意味著不能重視中藥的副作用。

中藥會出現副作用,主要原因還是在中藥的配伍上沒有很好地應用陰陽相生相剋的道理,如果這個道理應用得恰當,中藥就不會出現副作用了,因此有人認為中藥會出現副作用,主要是現在一些人中藥西用的結果,比如使用中成藥治療疾病,但是疾病的某些症狀和這味成藥的效用不是完全契合,這就出現所謂的副作用了。不過用於滋補的絕大多數補益中藥,藥性比較平和,無明顯的毒副作用,小劑量地長期服用非但無害,還有延年益壽作用。但是,為保證補益中藥的正確使用,對中醫藥不太瞭解的中老年人應向專業醫師進行諮詢,只要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中藥,一般來說還是比較安全的。

四、中藥的配伍有講究

中藥的配伍,就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中藥配合使用。透過配伍的方法,使中藥之間相互作用,或提高藥效,或減少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證用藥的安全和有效。

中藥的配伍一般講究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種人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後指中藥處方中各味藥的不同作用。即,所謂君就是指起最主要作用的藥,臣就是輔佐君藥的,但是為了防止君藥作用太過所以用佐藥,使藥起引著藥到達病所的作用。

第一章 中藥養生的基礎知識(7)

中藥的配伍應用大有講究

歷代中醫藥學家在長期的實踐中觀察到,為了適應病情的需要,中藥的應用逐漸由單味藥的應用發展到多種中藥的配合,以增強治療的效果,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和有效。中醫將中藥的配伍應用概括為六種方法:

1。單行(獨行):指單味中藥應用,如獨參湯治虛脫;黃苓湯治肺熱咳嗽。

2。相須:效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療效。如石膏與知母相配伍則增強清熱瀉火的功效;大黃與芒硝配伍,增強其瀉熱通便效果。

3。相使:效能功效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以一種為主,一種為輔,能提高主藥的療效。如黃芪配茯苓,提高其補氣利水的效果;黃連配木香,增強其治痢療效。

4。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效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稱半夏畏生薑。

5。相惡:一種藥物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