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主便招來他關門弟子,命他加入京城六扇門,伺機靠近大皇子,這關門弟子在六扇門呆了幾年便升為京城捕快頭目,並利用機會成為了德王府的大管家。這條線只掌握在門主和老皇帝手裡,老皇帝臨終前與德王達成協議,德王宣佈放棄皇位繼承權,專心修道。老皇帝將皇權移交給小皇子的同時,也把這條線移交給了小皇子。
幾月前,小皇帝準備削藩,京城謠言四起,大皇子又經常與外地藩王迎來送往,小皇帝便下了密令,讓我伺機控制住德王,防止他內外勾結顛覆皇位,但又不能讓他暴亡,免得流言四起。我便出此下策,在其飲食中下毒,幾個月以後他便會走火入魔成瘋癲狀。德王妃與他朝夕相處,便成了犧牲品。這就是事情的真相。
至於你徐草生,你這人傲氣、聰穎、重情義且有膽略,很有我年輕時候的影子,我們算是投緣。既然你已走上修道之路,朝政這趟渾水不是你淌的。更何況德王是忠是奸、他與小皇帝之間的恩怨情仇又豈是我們這些局外人所能知道的。
你與德王妃之間的姐弟情意我都看在眼裡,我只能向你保證萬一德王有事,我負責將德王妃完整無缺的交給你安置,你應該相信我有這個能力。至於德王,那隻能是聽天由命了,歷史上無辜者為皇權而犧牲的多如牛毛。”
這些皇權爭鬥的內幕聽得草生驚心動魄,凡事皆有因果,自己貿然出手救治德王爺是不是真的錯了,草生一時也找不到答案。
“你們在這裡安心修煉吧,別人是找不到這裡來的,我也會常常過來看看你們。其實你的根器不錯,也可以考慮拜在我門下,至今我還一個弟子沒收。別急著回答,仔細想想。”
草生、舒雲總算明白高管家說了半天故事的真正用意了。
………【第七十六章 各自為戰】………
張寶早上起來,收拾了會屋子,又到庭院中舞了一會劍,看到王府的下人們送來了早餐,師父師孃居然還沒下樓,在下面喊了幾聲,無人應答。耐不住性子,蹭蹭蹭跑上樓,推開房門,房間裡整整潔潔,兩隻蒲團也放在地上,人卻不見了。
張寶疑惑,平時師父師孃都是很準時的下樓,而且師父早起舞劍已成習慣,從未看她間斷過,今天這麼早,能上什麼地方去?仔細一想,樓下的大門是自己開啟的,他們肯定沒下樓。想到這,忙傳音給師父,卻沒有任何回應。
心一慌,知道事情不妙,匆匆下樓去找高管家,轉了一圈,門房說,高管家每天早上雷打不動的去茶樓喝茶,現在還沒回來呢。也沒看到草生舒雲出門,他一直沒離開門房。張寶便掉頭去後院找德王妃打聽,這一嚷嚷,連德王也驚動了。
德王心裡也是一陣緊張,草生要是出了意外,那對手真的想要置他於死地了,他緊急的思考著對策。德王妃在一邊不停的催促:“王爺,趕緊的通知九門提督盤查出城的人,讓京師府尹衙門出動捕快全城搜尋。”
德王搖搖頭,對王妃說:“這樣找是沒用的,擄掠他們的不會是一般的修道人。不過倒是有個好處,把事情鬧大點,倒是可以保護我們自己。看來,得去宮裡攤牌了,找太后找皇帝提出我們離京歸隱,到山上修道去,把難題扔給他們。”德王喝了口茶,繼續整理自己的思路:“如果這事真是他們做的,他們一定不會同意我離京,怕外地藩王擁戴我打起皇弟篡位的旗號起兵造反,更是怕朝野諸人指責皇弟沒有雅量,連他的親哥哥也不能容。這也是他們遲遲不願自己動手害我們的原因。如果這事是攝政王叔指使的,那他們就更加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了,皇弟並不是糊塗人。”
德王這樣一分析,思路清晰了,立即安排人遞手本去九門提督和京城府尹處,說是德王爺的內弟、弟媳在德王府被人綁架,讓他們派人全城搜捕。這才帶著德王妃進宮去了。
張寶到房間仔細查詢一番沒找到任何線索,便去茶樓找高管家商量,結果到了茶樓問茶博士,那茶博士也納悶,說高管家每天雷打不動準時來喝茶,這麼多年從未間斷過。他喜歡安靜,角落裡的那張桌子都從不安排客人的,可今天怪了,到現在都沒看到人。
張寶雖然年輕,但是人卻非常機靈,聽到茶博士這麼一說,立即警覺起來,直覺告訴他,這絕對不是巧合,師父失蹤一定和高管家有關。他馬上傳音告訴李貝,讓李貝趕到東海舟山,找到草生的幾位徒弟,一起來京商量辦法,自己則開始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跟蹤高管家。
草生和舒雲也在研究對策,草生說:“高管家這人深不可測,你無法判斷他的真實目的,如果真是如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