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過他的足跡,就連裡面某些宦官內侍他都能說出名字。
隨著宦官走了一炷香時辰,李素來到甘露殿外,然後……二人的腳步一頓。
李世民穿著黃袍,捋須站在殿門外,後面跟著一臉木然冰冷的內侍常塗,李世民則笑吟吟地盯著他。
李素吃了一驚,就連領路的宦官都驚呆了。
這分明是御駕親迎的架勢,放眼天下,能讓皇帝親自迎出殿門外的人可不多了,每年各藩屬國入長安朝貢,李世民也不曾親自出迎過,今日李素居然獲此殊榮,實在令他……警鈴大作?
晉陽之亂雖說是李素親手平定的,可這樁事其實幹得並不漂亮,臨走還把挑釁門閥的黑鍋扔給了李世民,李世民沒把李素拖出去抽一頓已然算得仁德君主了,親自出迎這種待遇,實在匪夷所思……
李素忍不住犯起了疑心病……
笑得這麼親切,難道要找我借錢?
“臣,涇陽縣侯李素,拜見……”李素按規矩行臣禮。
話沒說完,李世民已上前兩步,握住了他的手,語氣有些喜悅又有些急迫:“行了,少來這套虛禮,朕有事問你……”
“臣奉旨平晉陽之亂,今晉陽平靖,臣特向陛下交旨……”
李世民擺擺手:“晉陽之事容後再說,朕且問你……”
“太原王氏已被陛下安撫,唯獨范陽盧氏勢大,臣慚愧,雖然揪出了禍首,卻拿他們無可奈何……”
連著打斷兩次話頭,李世民怒了:“給朕閉嘴!朕讓你說話了嗎?宮闈之內懂不懂規矩?”
“啊?啊!臣死罪,臣……”
“啊個屁啊!朕且問你,你用了什麼法子,讓小兕子好轉了?”
李素這時才真正吃了一驚:“小兕子好轉了?不會吧?”
李世民面色不善地瞪著他。
李素急忙改口:“這個,恭喜陛下,公主殿下福緣深厚,陽壽千歲。”
李世民這時激動的情緒終於有些緩和了,也發覺剛才自己那著急的模樣有些失儀,不由掩飾般乾咳幾聲,緩緩道:“自你離開長安後,小兕子常半夜哭鬧不休,說要尋你玩耍,子正有所不知,晉王治與小兕子皆是觀音婢所出,後來觀音婢薨逝,一兒一女年幼且多病,朕遂親自將他們帶在身邊撫養,小兕子身患惡疾,哭笑時常伴有劇烈氣喘,有時喘得急了,也會休克昏厥,朕遍請天下名醫,都說小兕子陽壽堪憂,那時你剛離開長安,小兕子夜裡哭鬧不休,朕心急如焚,生怕她哭得激動時昏厥過去,要知道,每次她一哭,都如同遊走於生死邊緣……”
李世民說著說著,臉上漸漸露出古怪的表情:“就在朕焦急不已,太極宮所有太醫都被朕召於殿外隨時待命時,卻發現小兕子哭鬧時竟然沒有劇烈氣喘了,哭聲有些氣短,也有點喘,可是並不劇烈,而且也沒有昏厥,後來趁她睡著後,朕召太醫進殿把脈,連太醫都覺得奇怪,小兕子的脈象比以往大有不同,雖說惡疾仍在,可生機似比當初強了許多……”
“朕和太醫都感到奇怪,後來問了小兕子,她說當初在你家時你總給她喂一些味道怪怪的湯藥,隨行的太醫也證實了此事,他們拿湯藥方子辨證過,發現並無害處,沒過幾天,孫思邈老神仙也進宮覲見,說是你曾將方子留給他,他辨證多日後發覺,此藥方對氣喘之疾甚有大用,子正啊,你老實告訴朕,那藥方是從何處得來?小兕子的病是否可以治癒?”
李素目瞪口呆聽完這一切,不由有些惶然。
藥方呢,當然害不了人,裡面幾味藥材都是前世模糊聽來的,確實是針對哮喘之疾的,至於每味藥的藥量,當初因為自己心裡沒數,所以採取保守治療,儘量取材比較少,沒想到居然真把小兕子的病情控制住了。
難怪今日李世民擺出如此高規格的迎接陣仗,原來不是為了晉陽之亂,而是為了小兕子。
撓撓頭,李素為難地道:“陛下,那藥方並非臣所出,很多年前,村裡來了一位……”
“一位遊方的老和尚,對嗎?”李世民皺眉,語氣不善。
“絕對不是!”李素斬釘截鐵道:“……來的是一位遊方的老道士。”
李世民濃眉一挑,隨即嘆了口氣:“罷了,誰給你的方子不重要,重要的是,那張方子確實很管用,太醫署和孫老神仙都仔細探討過,老神仙親自將幾味藥材的量增減了一番,說此方治氣喘有效……”
李素苦笑道:“陛下,臣說實話,藥方確實可治氣喘,只不過治標不能治本,它的作用無非是將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