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部分(3 / 4)

小說:貞觀大閒人 作者:花旗

不過是無名小卒,軍中素無依靠,有些話說出來可真就是大逆不道了。”

李素皺眉道:“沒那麼嚴重,陛下非昏聵之君,只要你的話說得在理,再難聽也不會有人治你的罪,當年魏徵當著陛下的面,指著他連罵三聲‘昏君’,陛下龍顏大怒卻終究沒動魏徵一根寒毛,你我有幸,生於明君當朝,無須顧慮太多。”

薛仁貴點頭,道:“既如此,小人便直言不諱了……此次東征之戰,在小人看來,猶如火中取栗,冒險之極,滿朝君臣將高麗人看得太簡單了,或許這些年他們沉浸在王師天下無敵的美夢裡,就連薛延陀也教陛下平滅了,區區高麗哪裡算得什麼勁敵?”

“但是小人這些年陸陸續續看過很多關於前朝與高句麗交戰的書籍紀要,發現高麗人之驍勇善戰,幾不下於我大唐府兵,高句麗本身立國於半島之上,這片半島上除了高句麗,尚有百濟新羅兩國,三國之間連年征戰,還有一個倭國隔海挑撥是非,更何況還有我中原上國對其虎視眈眈,動輒刀兵相見,可以說,高句麗其國數百年來都是活在四面皆敵的夾縫之中,國中因征戰而內耗無數,闔國之子民皆為舉國之兵壯,可謂全民皆兵,而連年對外征戰,能在這些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活下來的將士,可見其戰場經驗和臨戰反應等等是如何的百裡挑一,我們大唐這次要與之沙場廝殺的物件,就是這麼一批百戰老兵……”

李素聞言不由悚然。

儘管自己對東征持悲觀態度,但那只是從大的戰略佈局和兩**政比較上得出的結論,而薛仁貴的觀點無疑將它細節化了,他從一個平凡府兵的角度看待這次戰爭,用最簡單直白的觀點比較出雙方將士的強弱。

是啊,大唐王師或許是百勝之師,可高麗將士何嘗不是百戰驍勇之師?數百年以來在這個戰爭時時爆發的夾縫中苦苦求存,活下來的這些高麗將士在戰場上將是何等的驍勇兇悍?

薛仁貴神色黯然,低聲嘆道:“從出征時開始,小人便發現軍中氣氛不大一樣,小到火長,大至天子,似乎都對此次東征持傲慢之態,彷彿高句麗全境已落入彀中,只待手到擒來,前幾日的渡遼河之戰是與高麗軍的第一次接戰,此戰勝後,軍中將士對高麗軍的輕蔑更是愈發不可收拾,全軍上下皆視高麗為土雞瓦狗,似可一擊而功成……”

神情中漸漸帶著幾許憤怒和無奈,薛仁貴冷笑道:“殊不知,渡河之戰皆因我軍以勢壓人,說白了,拼的就是人命,而河道狹窄,將士擁堵而戰亦是此戰獲勝的原因之一,饒是如此,一場渡河之戰便令我軍傷亡五六千,勝或曰勝,不過只是慘勝,我們有何理由沾沾自喜而目空一切?這種輕敵的情緒是非常要命的!”

李素臉色愈見凝重,拍了拍他的肩,道:“你所言有理,繼續說,每一字每一句我都聽進耳中。”

薛仁貴似乎漸漸說得興起了,於是也不推辭,繼續道:“再說如今的戰略,陛下御駕親征,自是三軍之主帥,此次傾舉國之兵將,畢其功於一役,參與東征的開國名將十餘位,皆是難得的帥才,陛下率師三十萬,無論兵力還是將領皆是我大唐立國以來之最,如此優勢的情況下,我軍渡河之後正應分兵而擊,令幾位老將各領一師,分別從北,西,南三面同時出擊,一來可收穫更多戰果,將征戰的時間控制在最短,二來可節省糧草,順應天時,克服地利人和,三來可分擔風險,互為策應,四來,可分流將士,避免因人多而導致將令傳達不暢,貽誤戰機……”

“……分兵的好處實在太多了,或許其中也有弊端,但總的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的,小人實在想不通,如此明顯的好處擺在眼前,陛下為何偏偏要將三十萬大軍死死攥在手裡,一兵一卒都不想分出去,這三十萬將士聚在一起,看似人多勢眾,威風凜凜,不過打的都是順風順水的仗而已,一旦遇到危機,或是不小心中了敵人的圈套,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三十萬人啊!若中了埋伏,不需要敵軍上前追殺,一旦全軍潰敗,光是咱們袍澤互相踩踏,死的人都是一筆無法想象的數字,如今咱們已打到遼東城了,三十萬人對遼東城圍而不攻,或許陛下在吸引敵軍援兵到來,然後一舉圍而殲之,可是戰機瞬息萬變,大軍在敵國境內停滯不前,本身便是非常兇險的一件事,陛下他……”

薛仁貴越說越激動,最後甚至說得眼眶發紅,滿腔悲憤無處可洩。

李素也有點激動了,薛仁貴不像李素活了兩輩子,許多事情有了預見性,他是真正靠自己的能力推斷出如今的處境,不得不說,名將就是名將,歷史上該發光的人,誰也擋不住他的閃亮。

看著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