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部分(3 / 4)

小說:貞觀大閒人 作者:花旗

嘛,自然會飛的,不僅皇帝飛,從李淵到太子,全家都特麼在天上飛……

遲疑了許久,李世民決定放棄這個話題。

龍目一抬,發現池畔不遠處,身著華服的許明珠靜靜站在十丈開外,李世民皺了皺眉,指著遠處的她,淡淡地道:“此女,便是你的夫人涇陽許氏?”

“是。”

李世民嘴角輕輕一勾,深深看了許明珠一眼,道:“朕曾聽說,許氏當初為了救你,不惜挾制玉門關守將田仁會,逼其發兵馳援西州,可有此事?”

李素心猛地一沉,完了,要秋後算帳了,他一直在奇怪,當初回長安時李世民只封賞,對此事竟一字不提,這段日子他還以為李世民沒將此事放在心上,原來在這裡等著他。

“確有此事,臣的內人不知朝廷法度,闖下禍事,是臣管教不嚴,此事臣一力擔之,請陛下發落。”

李世民淡淡瞥了他一眼,道:“成了親,年歲漸長,到底比以前懂事了,還知‘擔當’二字,你可知挾制邊關守將是何等罪?”

李素笑了:“左右一死而已。”

李世民眼睛眯了起來,陰沉地道:“你料定朕不捨殺你嗎?”

“賞功罰過,臣立了功勞,陛下不吝封賞,臣犯了過錯,甘領罪罰,這很公平。”

李世民的表情緩和了一些,道:“你夫人挾制守將發兵馳援,朕知她急於救你性命,亦知她是節烈女子,其行可敬可佩,然而,此風不可助長,否則我大唐境內無論誰遇到了危難便效法你夫人來個挾持邊將發兵,大唐禮法規矩何在?法度紊亂,朕和臣子們如何治國?”

李素點點頭,平靜地道:“陛下所言甚是,所以,臣甘領罪罰。”

李世民沉默片刻,緩緩地道:“李許氏千里救夫,節烈可嘉,爾回長安時,朕已封其五品誥命,是為昭彰,然,挾制邊將一事惡劣,不可不罰,可收回賜地五百畝,罰俸米三年,涇陽縣侯自去大理寺領罪,因事出權宜,可從輕而決,故只需大理寺圈禁十日,以為效尤,為天下人戒。”

說完李世民盯著李素,道:“朕如此處置,你服不服?”

李素垂首嘆道:“臣口服心服。”

李世民點點頭,道:“既口服心服,明日你便去大理寺自請圈禁十日吧。”

“臣領旨。”

李世民嘆了口氣,目光望向波光粼粼的曲江池,沉聲道:“子正,朕這些年南征北戰,治下偌大的疆土,人多了,地廣了,治理也更難了,帝王行事,身正言正,不可偏頗,門閥權貴,草芥庶民,在朕眼裡都是子民,並無區別,如此,朕每決斷一事,必能對得起天下人,對得起江山黎民,所以,朕行事只能倚法度和規矩,縱是朕之所惡者,立了功勞,該賞必須賞,縱是朕之所喜者,犯了過錯,該罰必須罰,子正,朕這麼說,你明白麼?”

李素點頭:“臣明白,臣甘領罪,絕無怨尤。”

“明白就好,朕罰你,不是罰你這個人,而是罰這件事,做錯了就該罰,今日如是,未來亦如是,這句話你須牢牢記住。”

“是,臣記住了。”

二人一邊走一邊說著話,後面緊跟著一群宦官和禁衛,不知不覺走進了芙蓉園,李世民抬眼環視一圈,指著一處亭子笑道:“前面有涼亭,走,且與朕進去暫歇。”

李素笑應,隱隱落後李世民半肩,二人走進了涼亭。

涼亭建在芙蓉池中央,四面環水,北面有條狹窄的水榭直通亭內,此時夕陽已漸漸落山,夜幕即臨,亭內有些黑暗,早有宦官在亭子四角架起了宮燈。

君臣二人走進亭內坐下,宦官奉上幾樣瓜果和奶酥,李世民摘了顆葡萄扔進嘴裡,看著周圍的湖光山色,滿意地點點頭,眼睛看著風景,嘴裡卻淡淡地問道:“子正回長安多少時日了?”

“已三月有餘。”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你倒是心大,朕晉你爵位,未封官職,太極宮裡等了這些日子,也不見你上疏問一聲,這三個月裡,怕是玩得忘乎所以了吧?莫非你以為朕給你個縣侯爵位,你便可以安老終生了?”

李素面色發苦,果斷扭頭假裝看風景,然後露出讚歎之色,一臉沉醉美景不可自拔,渾然物外的樣子。(未完待續。)

第四百八十七章 封官入省

李素的猜測很準確,李世民不會放任他這麼懶惰悠閒下去,說實話,李素這種懶散德行很不符合如今的普世價值觀,這個年代的人很純樸,很勤勞,農戶種地,商販兜售,臣子憂國,武將戍邊,就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