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老百姓好一點,對外國番邦厲害一點,不管你有沒有得罪我,反正古人說過,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總之先把你滅了再說。
於是登基十二年。李世民的臥榻越來越大,而且敢睡在他身邊的人越來越少,如今還敢睡在他臥榻之側的,只剩下北邊的薛延陀和東邊的高句麗。
當初李素獻上推恩策,再加上這個神奇的小子製造出了震天雷,一直在等待時機的李世民不由心跳加快。他發現平滅薛延陀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然而,滅國之戰是曠日持久的,而且過程並不如自己想像中那麼順利,雖然這半年來唐軍將士的鐵蹄向北方推進了近千里,可是薛延陀的抵抗也非常英勇,一城一隅之爭往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如今已是入冬時節,這個年代大唐境內雖有棉花其物,但並沒有被權貴們重視。所以唐軍將士們沒有冬衣,在寒冷徹骨的北方草原凍得苦不堪言,士氣和體力皆不如人意,戰事漸入膠著之勢。
令李世民臉色陰鬱的不止是眼下膠著的戰事,還有另一件事。
靠在火盆旁取暖,李世民的手裡還緊緊握著一份奏疏,以及另一份密奏。
奏疏和密奏都來自西州。
奏疏是李素親筆所寫,一筆靈逸灑脫的飛白體躍然紙上。
看一個人的秉性。從他寫的字裡便能初窺幾分端倪。
李素的字很規矩,排列也很整齊。每個字大小如一,筆跡有幾分王右軍的意味,不過練字還是時日稍短,只見王右軍其形,而未得其神韻,從整體上來看。大致還是賞心悅目的,只是偶爾幾個字有點跳脫,筆劃本該一氣呵成的地方,李素卻非要別出心裁來個收鋒,本該輕飄飄的時候。又用上重墨。
如同李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