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怎麼回事?咋跟他有關係了?”
李素露出神秘的笑容,道:“太子這個位置,眼紅的人太多了,其中以魏王尤甚,他的眼睛都紅成兔寶寶了,如今長安風言四起,全是針對太子的,太子出了如此大的紕漏,素有野心的魏王怎麼可能毫無動作?咱們提起了話頭,然後拍屁股便撤,接下來魏王會幫咱們補完後面的情節,咱們看戲便是。”
王直傻傻看著面露陰險笑容的李素,然後露出更加真誠的崇拜表情。
李素高興極了:“乖,眼睛不要眨,再亮一點,要有星星……”
**********************************************************
不出李素所料,魏王果然有了動作。
李世民從來不是個好父親,寵愛太子李承乾的同時,對魏王也十分看重,誰都不知道當今陛下為何有如此矛盾的行為,按說太子是他親自冊立的,為了幫太子樹立權威,便不能對其他的皇子太過寵愛,否則便是打擊了太子的威信。
然而李世民卻對魏王分外看重,經常當著朝臣的面誇讚他,而且三不五時便賞東賞西,甚至為了他而破除了律法和禮制,允許魏王李泰不必去封地任職,可以留在長安專研學問,並且魏王儀仗排場一加再加,幾乎與太子儀仗並肩齊名。
給了魏王如此多的不應該有的恩寵,魏王怎麼可能沒有一點野心和想法?
大唐天家內的不安定因素,全是李世民親手造成的。
如今長安城內莫名其妙颳起一股針對東宮太子的歪風邪氣,魏王李泰看在眼裡卻喜聞樂見,李素沒猜錯,如此良機若不打鐵趁熱給太子殿下添添堵,實在對不起自己的野心。
流言在長安城滿天飛之時,朱雀街的魏王府悄然竄出幾條人影,像浪花跳進大海,寂然無聲地融進人群中……
接下來的幾日,長安城的流言毫無預兆地升級了。
太子李承乾曾經的劣跡一樁樁被翻了出來,尚書省侍中魏徵的諫太子十過的奏疏被傳得人盡皆知,馮家命案的流言也突然扭轉了方向,變成了全是太子幕後操縱,從馮家兒子虐殺丫鬟開始,便是太子精心佈下的一個殺局,為的是除掉曾經得罪過他的涇陽縣子李素……
東宮再次被打得措手不及,當晚東宮和魏王府的燈火徹夜未熄,兩方的幕僚屬官整夜無眠,聚在一起商議攻守對策,雙方都被鬧得雞飛狗跳。
以馮家命案為由頭,事情越鬧越大。
這兩年由於李世民的恩寵,魏王李泰滋長了野心,有野心的人從來都會把握機會,做好一切奪嫡的準備,如今魏王麾下可供其驅使的朝臣不在少數,這次是推翻太子的大好時機,雙方陣營裡的一些朝臣們終於忍不住浮出水面。
繼魏徵上疏之後,御史臺十餘名御史再次上疏,歷數太子之過,馮家命案自是無可避免地成為了眾御史對太子口誅筆伐的絕佳利器。
有人針對,自然便有人力保,御史們上疏之後,三省跳出許多朝臣為太子辯護,雙方陣營涇渭分明,朝堂上吵成了一團亂粥。
直到這個時候,李世民才赫然發覺事情的嚴重性。
***********************************************************
PS:還有一更,可能會很晚,因為我的作息又亂了……早睡的同志別等了、、
還有,求月票!!!!!(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八章 以退為進
從內心來說,李世民是非常反感朝臣對太子指手畫腳的。
因為太子是他親自冊立的,而且是他與正宮長孫皇后生的嫡長子,當年玄武門之變,李家老二逆襲老大的事蹟被世人詬言十多年,於是登基稱帝的當年便趕緊立嫡長子李承乾為儲君,這個舉動很清楚地向世人表明了他的態度,——逆襲的事只此一次,下不為例,以後還是老大當皇帝。
冊立嫡長子的態度很及時也很英明,因此而壓下了朝臣們的不滿,那些道德大儒們才忿忿不甘地暫時原諒了弒兄殺弟逼父退位等等禽獸行徑。
所以太子已不僅僅是個身份,而且還是大唐社稷穩定的象徵,是李世民必須傾盡全力維護的東西,他容不得旁人對李承乾指指點點,數日前魏徵上疏參劾太子,已令他非常不悅,刻意冷淡應付了事。
然而時至今日,在有心人的挑動之下,事情已鬧大了,朝會上吵成了一團,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