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同情完甘州刺史,轉念再想想自己的處境,似乎……自己造的孽更大啊,西州那地方是沙漠的中心,論荒涼貧瘠的程度。甘州這座小破城已然算得人間仙境了,如此倒黴的運氣,上輩子難道跟猴子一樣在如來佛的中指上撒過尿?
想到這裡,李素整個人都不好了。
甘州刺史很客氣,此地離長安甚遠。關於李素的名聲聽說的不多,可一個十多歲的娃子,又是縣子爵位又是一州別駕,足可見皇帝陛下和朝廷對這個娃子有多看重了,甘州刺史是個有眼力的,對李素愈發不敢怠慢,盛情邀請李素一行住在自己的刺史府。
李素對他的盛情原本頗為感激的,然而看了看那座比前世兩室一廳大不了多少的刺史府,頓時心裡涼了半截,於是婉謝堅辭,下令拔營繼續啟程。
太破舊了,李素寧願選擇睡在馬車上,他的馬車都比刺史府豪奢百十倍。
出甘州後,隊伍漸漸變換方向,由北改往西,沿著祁連山脈朝玉門關方向而去,單調乏味的旅途又耗費了大半個月,隊伍過玉門關,踏出關門那一剎,李素一行才叫真正的出塞了。
這一個多月裡與龜茲商人那焉的商隊同行,從古至今,商人沒一個笨的,那焉是個靈醒人,深知抱住大唐精銳騎兵和高官大腿的好處良多,不僅僅是沿途保護,聽說這位十多歲的年輕人要去西州就任別駕,而西州恰好卡在絲綢之路上,有了這份交情,日後那焉來往於龜茲和大唐之間,獲益必然不少。
在那焉刻意巴結之下,李素終於與他交了朋友,沒辦法,這傢伙每隔兩天便送一些精巧又貴重的小玩意,今一顆稀世明珠,明一塊剔透貓眼石,短短几天,曾經純情又正直的涇陽縣子被那焉腐蝕成了一個見財就收的小貪官,不是李素心志不堅,實在是……那些寶石的顏色太漂亮,太容易激起人類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