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連腚溝都要夾緊一點,莫要發出任何一絲不和諧的聲音,否則有很大的機率人頭落地,滿門盡抄。
朝會無風無浪結束,朝臣們各自散去,私下裡,公主府鬧鬼仍然是他們竊竊議論的熱門頭條話題,有沒有人偷偷點贊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轉發量一定不小。
…………
報應絕不止在公主府前,更大的報應在後面。
平靜無波的白天過去,入夜後,長安城各坊門關閉,武侯們列隊執戟巡夜,靜悄悄的夜色裡,偶爾只傳來一兩聲狗吠,街上空蕩蕩的不見人影。
位於朱雀大街北端的申國公高府外面人影幢幢,值守的兵丁家將們如臨大敵地在高府四周巡梭遊弋。
這段日子長安城裡的傳聞太難聽,高家深受其害的同時,也暗暗加強了府中內外的戒備,說到底高家也有點心虛,神神怪怪的傳聞令高家上下也莫名緊張起來,畢竟當年高士廉在玄武門之變時確實領著囚犯殺了不少人。
事變那天李世民在玄武門大殺特殺,高士廉也沒閒著,在他的率領下,守備芳林門的五千餘將士被囚犯們殺得屍山血海,濃郁的血腥味數月不曾消散,第二年,也就是貞觀元年,李世民登基改元,坊間百姓有人聽到芳林門附近半夜常有厲鬼哭嚎慘叫之聲,當時高士廉只認為是民間以訛傳訛,故弄玄虛惡意中傷,所以一直不曾在意。
然而昨晚東陽公主府發生過如此驚悚的事件後,高家上下終於有點動搖了,與李世民頑固執拗的態度不一樣,事發之後,高家第一時間派人去太平村查探過,從村民到值守公主府的金吾衛將士都打聽了,皆雲親眼所見,高家終於不得不相信報應的說法。
這個年代裡,無端冒出數十團排列整齊如同軍陣般的鬼火,誰能用科學的道理去解釋?既然解釋不清楚,便只能相信是鬼神作祟了。
昨夜公主府驟然生變,今晚高家生了畏懼,把府中所有的部曲家將全數遣至門外值守,偌大的國公府戒備異常森嚴。
然而,該發生的終歸會發生。
子時過後,昨晚東陽公主府發生的一切,即將在高家重演……
**********************************************************
PS:大章……大章……懶得分章而已……別隻看幾更,字數是王道……
還有,求月票狠狠把我那啥……(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一章 子夜大亂(下)
高府分東南北三大院落,北院是主院,住著高家的家主高士廉一房,另外兩個偏院便是高士廉的兩個兒子所住,長子高履行住在東院。
夜已深,高履行仍披著裘衣,跪坐在房內書案前,靜靜注視著案上搖曳不定的燭火。
與皇家聯姻,符合高家的利益,他也並不反對,當初太子說媒,高履行其實是很樂意的,其實早在太子說媒以前,高家便一直在尋求一個合適的契機向皇家求親,沒想到太子殿下居然主動為高家說媒,實在不知這是巧合還是太子早有謀算。
無論太子懷著怎樣的心思,但事情的結果卻正合了高家的意,高履行是高家長子,早在他成年後便已清楚,他的婚姻絕不是自己能做主的,決定權在他父親高士廉手上,那日被太子召進東宮,高履行心中原本對太子說媒千肯萬肯,至於太子說合的是皇家哪位公主,說實話,高履行完全不在乎,美也好,醜也好,高履行並未放在心上,重要的是公主的身份,是高家與皇家聯姻的這層關係。
至於後來太子命人取出東陽公主的畫像後,高履行委實有些喜出望外,東陽公主的相貌,身段,性格,無一不是上上之選,這簡直就是意外的驚喜,從東宮回到府裡,高履行甚至有些茶飯不思了,他覺得自己的前世一定積了不少德,所以今生不僅投了個好胎,而且上天還許給他一位才貌俱佳身份高貴的妻子。
人生完美到這般境界,高履行幸福得想哭。
誰知數日後峰迴路轉,朝臣爆出驚天大八卦,東陽公主竟與那個農戶出身的涇陽縣子有染,此事著實令高家面上無光。父子二人氣得暗中咬碎了牙。
皇家出了這麼一樁醜聞,高家其實更難受,事發後高士廉打算進宮婉拒這門親事,畢竟高家也是要臉面的,而且高家長子也沒有高尚到當接盤俠的地步,可是這時高履行卻攔住了父親。
看過東陽公主的畫像後。高履行已對她深深著迷,他本是世家紈絝子弟,經常混跡青樓楚館,終日與娼妓廝纏,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