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裔、亞洲裔和拉美裔的人都不小心錯過了未來。事實上,書中描繪的圖景之所以如此誘人,是因為這些描繪都是徹頭徹尾可笑之極的謬誤。書中的未來看起來就像是科幻電影《惑星曆險(1956)》和家庭倫理劇《老爸最明智(1954)》的混血兒,又有誰會相信未來會這樣呢?
更多相似之處
理解未來新鮮事物的努力歷史悠久、備受推崇。威廉?湯姆遜?開爾文伯爵(LordWilliamThomsonKelvin)是19世紀最有遠見的物理學家之一(也是K式溫度測量體系的創始人),但是,當他小心翼翼地審視明天世界的時候,他得出的結論是“比空氣重的機器是飛不起來的。”而大部分科學家也認同了這個觀點。著名的天文學家西蒙?紐康(SimonNewb)教授在1906年這樣寫道:“筆者認為,已知的任何物質、機械和力的形式的組合都無法進行空氣中長距離的載人飛行,同其他任何物理事實一樣,我們可以完全證明這一點。”
維爾伯?萊特(WilburWright)後來證明了開爾文和紐康的觀點是錯誤。然而,就連他也曾經表示,在1901年的時候,他和哥哥還相信“人類在50年內上不了天”;而他的估計出現了48年的誤差。在倍受尊崇的科學家和成就斐然的發明家當中,宣佈飛機不可能被髮明出來的人數就跟預言人類不可能進行太空旅行,不可能發明電視機、微波爐,不可能發現核能,不可能進行心臟搭橋手術,不可能選出女性參議員的人數不相上下。錯誤的預言、有失水準的評論和讓人丟臉的錯誤預測比比皆是,關於它們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講不完。不過,現在請允許我建議您暫時先不要去考慮此類事件的驚人數量,而是考慮一下這些錯誤在形式上的相似性。對此,著名科幻作家阿瑟?C?克拉克()總結出了被後人稱為克拉克第一定律的描述:“當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學家宣佈某事可能的時候,他幾乎肯定是正確的。但是,當他說某事不可能的時候,卻很可能說錯了。”換言之,科學家幾乎都是因為錯誤地認為未來會跟現在非常相似而犯下了錯誤。
厚今主義視野中的過去
從這個角度來講,一般人具備了相當的科學素養。我們已經瞭解到,在回憶過去和遐想未來的時候,大腦大量使用了填充的技藝,而看到“填充”這個字眼,人們會想到一個空洞(就像是牆上或者牙上的洞)被一些材料給補上了(比如塗泡沫或者鑲銀)的情景。事實上,在藉助想象填補昨天和明天的空洞時,大腦最常用的材料就是今天。先來考慮一下這種情況在我們試圖回憶過去的時候發生得有多麼頻繁吧。大學生們聽到雄辯的演說並改變了自己的政治觀點,他們卻常常會認為自己一直都是這樣想的。正在約會的戀人互相傾訴兩個月前對彼此的印象,而他們記憶中當時的看法跟現在的沒有什麼區別。看到考試成績的時候,學生們常常記得自己在考試之前對待考試的態度就同現在看到考試成績單時一樣重視。當被問起頭疼的情況時,病人通常會記得自己前一天跟現在一樣疼。當中年人被問起他們在大學時代對婚前性行為的看法、當時的政治觀點還有飲酒的數量時,當前的想法、感覺和飲酒習慣通常會影響他們的記憶。當寡婦或者鰥夫被問起五年前配偶去世時自己有多麼傷心時,當前的傷感程度經常會影響他們的記憶。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但是,我們需要注意到的問題是,在所有這些例子當中,人們都是因為把自己當前的想法、做法和說法當成了自己過去的想法、做法和說法而錯誤的記憶了自己的過去。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厚今主義'(2)
在回憶自己情緒的時候,這種用現在的材料來填補過去的空洞的傾向尤其明顯。1992年,羅斯?佩羅特(RossPerot)同時在多家電視臺播出的訪談節目中宣佈,他有意參與入主白宮的競爭,一夜之間,在那些對現狀不滿的選民心目中,他成為了彌賽亞(救世主)的化身。一位不隸屬於兩大主要政黨而且沒有從政經驗的候選人似乎有希望贏得這份地球上最有權勢的工作,這在美國曆史上還是第一次。他的支持者們熱情高漲、信心十足。但是,7月16日,正如當初他突然宣佈參加總統選舉一樣,佩羅特突然宣佈退出總統選舉。究其退出的原因,他只是語焉不詳地解釋說,他擔心一些“骯髒的政治陰謀”會毀掉女兒的婚禮。他的支持者們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亂作一團。然後,同年的10月,佩羅特又改主意了,重新進入戰局。結果是,他在11月輸掉了選舉。他最初的參選宣言令人稱奇,此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