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但我不敢,因為我怕因此中止了我們剛建立的友誼。”另一位聽後一定會深有同感。於是,兩人的談話內容自然會“拓寬”到他們共同感興趣的事物上來。
幽默不是毫無意義的插科打渾,也不是沒有分寸的賣關子,耍嘴皮。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引人發笑,給人啟迪,善於使用它需要一定的素質與修養。
魯迅先生講話生動幽默。一次,幾個朋友和他談起國民黨的一個地方官僚下令禁止男女同在一個學校上學,同在一個游泳池裡游泳的事。魯迅先生說:“同學同泳,皮肉偶爾相碰,有男女大防,不過禁止之後,男女還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間,一同呼吸著天地中間的空氣。空氣從這個男人的鼻孔撥出來,被另一個女人的鼻孔吸進去了,淆亂乾坤,實在比皮肉相碰還要壞。要徹底劃清界限,不如再下一道命令,規定男女老幼,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止空氣流通,又防止拋頭露面。這樣,每個人都是……喏!喏!”魯迅先生邊說邊站起來,摸擬戴著防毒面具走路的樣子來。朋友們笑得前仰後合。
從功效上說,幽默有愉悅式幽默、哲理式幽默、解嘲式幽默以及譏諷式幽默。為了達到幽默的禮儀效果,對同事朋友宜多用愉悅式幽默和哲理性幽默;對待自我,對待友人也可以根據情況適當運用解嘲式幽默;對待敵人、惡人則要用諷刺性幽默,以便在用幽默譏諷、鞭撻對方的同時,給周圍的同事、朋友以愉快。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亦擅長幽默。一次,一位百萬富翁在他面前炫耀自己剛裝的一隻假眼:“你猜得著嗎,我哪隻眼睛是假的?”馬克·吐溫準確地指著他的左眼說:“這只是假的。”百萬富翁非常驚訝地問:“你是怎麼知道的,根據是什麼?”馬克·吐溫說:“因為我看到,只有這隻眼睛還有一點點仁慈。”
幽默和表情分不開。德國哲人黑格爾曾說過;“同樣一句話,從不同人嘴裡說出來,具有不同的含義。”其實,同一句話,即使是從同一個人嘴裡說出來,也可能因為音強、音調、音質的不同,面部表情有異,而帶有不同的含義,給人以不同的感覺。因此,要在說話中全面表現友好,除了說話內容以外,還要控制聲調、表情等因素;除了有聲語言外,還要藉助無聲語言。
7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阿爾皮特,曾經透過研究,給友好的談話立了一個公式:“談話的友好=7%的說話內容+38%的聲調+55%的表情”。透過這一公式,我們可以看出談話中的聲調和表情的重要性。義大利著名的悲劇表演藝術家羅西有一次應邀為外賓表演,他在臺上用義大利語念起一段臺詞,儘管外賓聽不懂他念的是什麼內容,但卻為他那滿臉辛酸、淒涼、悲愴的語音、聲調、表情所感染,大家禁不住淚如泉湧。當羅西表演結束後,翻譯解釋說,剛才羅西唸的根本不是什麼臺詞,而是大家面前桌子上的選單!
使用幽默要具體情況酌情使用,對於長輩、女性、初次相識的人,幽默一定要慎用。使用幽默要注意“度”,一旦過了頭,很可能會被對方誤解為取笑與譏諷,造成雙方關係的不良後果。
幽默的人生,是樂趣無窮的人生。學會和善於運用幽默,會令我們的工作、生活更為豐富和快樂。
無意幽默,卻幽默自現
幽默是一種境界。
山間清泉之所以汩汩流淌,是因為它的下面有大地永遠不竭的水源;幽默者之所以語言風趣幽默,是因為他的內心永遠都是一種豁達開朗的境界。
心情沉重的人,是笑不起來的;充滿狐疑的人,話裡肯定不會盪漾著暖融融的春意;整天牽腸掛肚的人,話裡肯定有著化不開的憂鬱。只有心胸坦蕩、超越了得與失的大度之人,才能笑口常開,妙語常在,話中總是帶著對他人意味深長的關愛,帶著對自己不失尊嚴的戲謔。
人們都喜歡聽幽默的語言,就像喜歡聽動人的音樂、欣賞美妙的詩篇一樣;我們和談吐幽默的人在一起,往往就像置身於蔚藍的大海邊或壯美的大山中一樣讓自己陶醉。幽默風趣的人,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道最亮麗的風景線。
我國書畫家啟功成名之後,經常有人上門求字求畫。啟功先生為人謙和,心地善良,不願拂人之意,無奈上門的人太多,嚴重的影響了老人的工作、創作和身體健康,所以,他常在自己的門上掛著一個牌子,上書:“大熊貓病了!”來者通常會心一笑而回。
有一個將軍,有一次與士兵一起開慶功會,在與一個士兵碰杯的時候,那士兵由於緊張,舉杯時用力過猛,竟把一杯酒都潑到了將軍的頭上,士兵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