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令101師團,要伊東師團長不惜一切代價救援106師團。101師團之149聯隊遂衝破重圍,殺到萬家嶺地區,又將我第二次圍困日軍的部隊包圍了起來,萬家嶺之戰至此達到了空前緊急與複雜的階段。
很明顯,包圍與反包圍目的就在於搶佔外線的優勢,誰佔據了外線,誰就握住了致勝的先機和縛住蒼龍的繩索,那麼兵力呢?兵力從何而來?現在日本人佔有外圍之利,我們呢?薛嶽手上能用的兵全用上了!
而薛嶽之所以為薛嶽也就在於他除了是蔣介石的親信之外,還因為他具備了其它人所不具備的那種膽識。危急之時,他敢於“修正”甚至“違抗”軍令,包括蔣介石的命令!這一次,他的這種膽識又一次成全了他的威名。所謂性格決定命運,這話大有嚼頭!
他想到了駐守廬山的66軍。
葉肇的66軍是蔣介石親自指定留在廬山打游擊的部隊,以便在國軍放棄贛北時,能襲擾日軍的後方陣地。既然是蔣介石手中的一枚棋子,透過常規途徑請求調其下山作戰,即便是他薛嶽,恐怕也難辦到。但薛嶽畢竟是將軍本色,他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邊報告,一邊將66軍調來投入戰鬥。
txt小說上傳分享
智取張古山(5)
66軍是廣東人組成的部隊,在廬山與當地人言語不通,生怕留在廬山打游擊,現在得到這麼個下山的機會,自然十分高興,於是,精神抖擻地參加了萬家嶺的合圍之戰。這樣,中國人又第三次將日本人圍了起來!
10月2日,中國軍隊採取分割包圍之法,以數倍於敵的兵力逐個山頭驅趕、追殲、擊破106師團。106師團自入中國以來,從來沒遭到過這種鐵桶般的圍困戰術,他們向來狂妄跋扈,以為3天即可突破萬家嶺陣地,所以自馬回嶺出發之時,官兵每人僅分發5天的給養,180發子彈,2枚手榴彈,而此時已戰至7天,他們不僅未走出萬家嶺一步,反而陷入中國軍隊的追擊痛打之中,糧、彈已所剩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日軍一方面動用飛機空投糧彈,一方面在華中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大將的親自組織、指揮下,先後派出了3個支隊來救援奄奄待斃的106師團。在此節骨眼上,薛嶽只得調出正在萬家嶺作戰的部隊阻敵東進。3天之後,日軍漸感不支,我以優勢兵力趁勢兜擊,遠遠地將增援之敵擋在了萬家嶺的西面。
至此,日軍已無援兵可調,106師團已處於四面楚歌聲中。松浦師團長絕望地第一次發出了“三A”急電,請求岡村寧茨派飛機支援。
敵機也不濟事。由於敵我雙方每個山頭、每個村莊,都要反覆搏殺,一日數易其手,至使敵前來助戰的飛機,有時因雙方絞成一團而不敢投彈,甚至逞威的敵機還有被我戲弄的時候。有幾次敵機空投彈藥和糧食時,第4軍和第74軍的官兵在白布中間貼上紅布圓心,做成假太陽旗,鋪在地面,引誘日機將給養空投到我軍陣地上,這就使106師團愈發陷入悲觀絕望之中。
10月7日早晨6時整,東山的山頂上微微露出幾瓣曙色,第1兵團的各個陣地就同時吹響了嘹亮的衝鋒號,我官兵從戰壕裡,防空洞裡,樹林裡及簡陋的掩體內吶喊著衝將出來,全體將士均抱著滅此朝食的決心,向敵人盤踞的最後幾個據點發起了攻擊。一時間,159師從北,51師和58師從南,90師從東、61師從西,把106師團的殘部裡外外圍了三層,昔日驕狂無比的106師團至此真正成了“甕中之鱉”。
張靈甫奇襲張古山,田漢將其事蹟編成話劇在長沙演出,劇中人的名字就叫張靈甫
張古山之北的鷹絕嶺是山地旅團把守的要地,此據點山勢陡峭,工事堅固,易守難攻,51師兩次攻山,兩次失利,且損失不小。這時,305團團長張靈甫向師長王耀武建議說:《三國演義》中有鄧等偷渡陰平攻西蜀的戰例,可以仿效。王耀武認為有理,不妨“古為今用”,遂命張靈甫率兩支突擊隊於8日晚上,沿南面無人防守的陡峰攀藤附葛而上。日軍根本沒料到中國人會在這黑燈瞎火的黑夜爬上鳥獸絕跡的鷹絕嶺,所以當中國人的大刀砍到他們頭上的時候,他們中的許多人還在睡夢之中打著呼嚕,說著夢話,這次奇襲使陣前日軍遺屍七八百具之多。而張靈甫從此聲名大噪,旋即被提升為旅長。1939年冬,劇作家田漢將張古山之戰編成話劇《德安大捷》在長沙演出,張靈甫自然就成了劇中的主角。
田漢還揮筆作詞,與著名作曲家任光一起創作了74軍軍歌: 起來,弟兄們,是時候了,我們向日本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