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一對正在“*的情侶”,如果是後者,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貓*的聲音真是瘋狂,有個美國作家,寫過一篇小說,以狼的嚎叫為題,據說反映了生命的渴望。但我不知道有沒有哪位作家曾以貓的嚎叫為題,反映一下對愛情(*)的渴望,有個日本作家;寫過《我是貓》,可講的不是這回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No。7 玩具的理想(17)
我批評那小姐偽善:怎麼對女兒下這樣的毒手。那小姐辯解:如果讓她去尋找愛情,那她就不會回來,如果不做手術而關著她,她沒準會因情而死。
我不是“貓道主義”者,但想著一個生命被人剝奪了對愛的渴望,難免有些不高興。我是個“人道主義”者,我不高興的是:有些人也有跟這母貓相似的渴望,卻也被什麼東西關著,也被什麼東西剝奪著,但他自己斷不肯去做什麼手術,又沒有哪一類生靈能看管他,替他料理。
()
金魚和大象
∷∷ 布丁
前些天看雜誌,看到一篇報道,說國外某動物園,某些日子發現經常有犀牛暴死,而且是被別的動物弄死的。能弄死犀牛的動物當然個頭兒更大,專家們很快找到了兇手,那就是大象。大象為什麼要弄死犀牛呢?專家們經研究確認,那些年輕的大象處於發情期,卻沒有母象供他們戀愛,就只好攻擊犀牛了。那篇報道的最後說動物園方面正想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每年四五月間,我會去北京動物園參觀一番,那時正是動物發情期。有一次,我親眼得見公象*衝動,追著母象要往人家背上爬。所以,我知道公象發情,的確是件可怕的事情。
我選擇發情期去動物園,並不是為了看這種黃色場面,而是那時的動物更活躍一些,比較愛動,但動物園的管理者不能說只在動物發情時才去關心他們,更不能等大象把犀牛弄死了才去想方法。其實,找一些母象來就是最好的辦法,這應該是早為公象想到的事。
報道中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