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2 / 4)

小說:孤獨的狂歡 作者:片片

的海綿橡膠墊上。拉里顯然對自己的未來命運一無所知,在墊上舒適地擺動著尾巴。實驗人員關上爐門,撳下一個標明“昏迷”的按鈕。只見微波爐裡電光一閃,一道110伏特的交流電穿過拉里的身體,拉里渾身一顫,便昏了過去。之所以沒用更強的電流,主要是為了防止拉里被電死或電焦,這樣會影響拉里的美味。隨後實驗人員從“安樂死微波爐”裡取出失去知覺的拉里,投進露西奔赴黃泉的烹鍋。拉里的尾巴在沸水裡伸縮幾下後便停止了反應。30秒後,拉里的身體僵直,泛出令人垂涎欲滴的鮮嫩紅色。

實驗人員解釋說,露西和拉里的死亡體驗是不同的。露西在沸水裡掙扎了足足30秒,這標明露西死去時充滿痛苦和沮喪。而拉里在沸水裡的尾巴伸縮,是無意識的神經反射,因此拉里是在安祥中離開世界的。

殘忍地還是人道地烹調龍蝦是完全不同的,實驗人員提醒道。雖然對人們自己來說,只不過是燙死吃還是電死吃的區別,可誰又體會到龍蝦的感受呢——子非蝦,焉知蝦之痛耶?

最關鍵的是,安樂死烹調法不會影響龍蝦的口感,實驗人員專門作了保證。

這則來自小報的訊息沒有提到那對英國夫婦是否已經安然地恢復了吃龍蝦的習慣。但可以肯定的是,露西和拉里現在已經離開我們仙去了。

()

多喝了一口湯

∷∷ 莫幼群

坊間流行一套生活藝術叢書:有《與畢加索喝咖啡》、《與雷諾阿喝下午茶》、《與凡·高喝葡萄酒》、《與德加喝花草茶》、《與米羅喝雞尾酒》??就是沒有與哪位大師一起喝湯的,可能因為湯畢竟是俗物吧。但我一直在猜度究竟是馬蒂斯還是高更,與湯的氣質更吻合些?

小時候在《兒童時代》上讀過一篇外國兒童小說。故事情節大概是這樣的:小鎮上正在舉行吃麵包大賽,誰吃得多誰就獲得大獎。一位男孩決定瞞著家人參賽,他不停地苦練,直到確信自己能夠獲勝為止。參賽的那個晚上,他在家裡草草吃了幾口飯,正準備離開,不料矇在鼓裡的母親非要男孩喝下一碗豌豆湯。也就是這碗湯使他幾乎完全喪失了競技狀態,結果在觀眾的嘲笑聲中,從賽場慘敗而歸??

這篇小說的好處就在於說出了全世界兒童對於湯的恐懼。阿根廷漫畫家季諾筆下的瑪法達,最怕的就是喝湯。這個反體制主義小女孩,把強迫喝湯視作媽媽的*,從中得出了許多驚世駭俗的高論。

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有個不愛喝湯的童年。到了上中學時,正興中西文化比較研究,學者們拿喝湯大做文章,指出西方人喝湯文靜,不出聲,中國人喝湯則咕嚕咕嚕的很不文明,也應算是醜陋的一種表現。正是“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下子,喝湯不僅成了我的腸胃負擔,而且成為心理負擔了。

當然,如今我已經徹底擺脫“童真”,開始享受喝湯之美了。幾乎每餐必喝,但潛意識中仍有一種恐懼心理。每當看著自己日漸增長的腰圍,我總忍不住要像小說中的小男孩那樣罵道:“都怪那多喝了一口的該死的湯!”

傳統烹飪理論認為食物的精華都濃縮在湯裡。不是有這麼個故事嗎:慈禧太后讓天下廚子比賽燒蘿蔔,一位廚師先用多種美味燒成一鍋湯,將汗衫浸在湯裡吸收其汁,再穿上汗衫進入宮中,現場比賽時,他將汗衫脫下扔進燒蘿蔔的鍋裡,就這樣炮製出天下第一可口的蘿蔔,使慈禧鳳顏大開。其實想一想那穿在身上的汗衫,都讓人想吐。慈禧居然不加追究,這真是君心難測。

我姥姥就是典型的唯湯論者。從前家中吃雞,她總把雞肉讓給我們,自己只喝湯,還說最有營養的就是湯。長大後才明白這不過是老人家的障眼法,想讓我們多吃些肉而已。每逢想起這事,我就一個人感動得不行。近來看到一則豆奶廣告,廣告中的“爸爸”為了讓兒子多喝豆奶,也說了同樣的違心話,但廣告拍得很造作。為什麼私下裡挺感人的事,拍出來就肉麻了呢?

()

No。5 想象力貧血(1)

可能人的想象力是貧乏的,所以,那種掏空心思編故事,一心想在莎士比亞之後趟出新套的作家總讓人覺得胡說八道。

對王小波的哀思

∷∷ 杜比

“村上的人死了,開個追悼會。用這樣的方法,寄託我們的哀思??”

王小波先生死了,追悼會不知是否有人張羅,我只是想寫一篇東西來寄託一下我的哀思。

以前,我沒寫過紀念性的或是哀思性的文章,但讀過一些。比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