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彿被冷凍了一般,就算是在看到三個營的防線被敵軍撕開的那一刻,他的臉色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只是冷冷的注視著戰場。
但是實際上他的心卻一直都沒有平靜下來過,這也是他第一次率軍進行如此規模的大會戰,戰場總共就這麼大,這麼多兵馬聚集在這麼小的一塊地方上,血與肉在這裡不停的碰撞,每時每刻他手下射出的炮彈和子彈,都在收割著大量的人命,只要還有一點人性,那麼看著這樣的場景就絕不可能無動於衷。
所以他的心情始終沒有平靜下來,但是他卻沒有表露出任何情緒,只是保持著無驚無喜的神色,注視著整個戰場。
戰場上煙霧有時候太過濃厚,使得他無法觀察清楚戰場的全景,他也僅僅是下令讓兩側的瞭望手或者軍官,不間斷的把他們所看到的情況送抵他的中軍位置。
建奴在開戰之初,也推出了幾門大炮,而且看樣子也像是紅夷大炮,大概是他們沿途攻破某些州縣的時候,從城中虜獲的火炮,但是經過消耗,他們手頭也僅剩下了這麼幾門大炮。
可惜的是在於家軍猛烈的炮火面前,他們這幾門大炮想要發揮出巨大作用,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剛進入戰場,沒打幾炮,便被於家軍的炮群火力覆蓋,徹底打啞了下去。
(可能有些朋友覺得這幾章有點拖,但是畢竟這是本書開始以來,最關鍵的一戰,所以用了較多篇幅來寫,這個關係到了豬腳以後的命運和前途,也關係到了未來格局走向的問題,所以描述比較詳細一些,希望大家見諒!再求幾張月票!)
第三十八章 決戰9
但是這幾門大炮發射的少量的炮彈,還是多少給於家軍造成了一些殺傷,其中幾顆炮彈居然好死不死的準確落在了於家軍防線前面,蹦跳疾飛的炮彈,在於家軍陣線上也開了幾個血衚衕,給於家軍制造了一批傷亡。
甚至於一顆炮彈直接落入到了中軍位置,炮彈落點距離於孝天觀敵瞭陣的位置居然只有區區十幾米遠,直接便打死打傷了幾個於孝天的親衛,在眾人大驚失色試圖勸於孝天后退一些距離,到更安全的地方坐鎮指揮的時候。
但是於孝天彷彿沒有看到一般,臉上的表情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揮揮手讓眾衛少廢話,斷然拒絕了手下要他後退一段距離的要求。
他很清楚,現在於家軍面臨的是最險惡的考驗,作為於家軍的主心骨,他站在這裡,就是全軍上下的主心骨,士氣便會高漲無匹,但是假如這個時候他退下去的話,那麼肯定會影響到不少兵將計程車氣,所以就算是這裡危險,他也決不能這個時候後撤。
另外這麼多年風風雨雨下來,大場面他也見多了,今天雖然情勢緊張,但是卻還是沒有到要他感到害怕的程度,故此於孝天根本不考慮後退的事情。
於孝天其實一直都在默默的計算著建奴投入戰場的兵力,雖然無法確切計算出敵軍投入戰場的精確兵力,但是大致數量還是基本上可以判明的,建奴到現在兩個時辰不到的時間,已經接連發動了三波攻勢。
每一波攻勢投入兵力都在一萬到兩萬人之間,現如今建奴已經投入戰場第三波兵力,數量明顯要比前兩次降低一些,但是卻可以透過望遠鏡,看出來這一波發動的騎兵,應該是他們絕對的主力。
於是他這才放下了望遠鏡,微微嘆息一聲,對身後站著的劉旺說道:“傳令!準備發動反攻!打散敵軍這一波之後,他們也該崩潰了!那些地雷不要再留了,等他們過來,就用了吧!”
劉旺聽罷之後,立即大聲應命,複述了於孝天的命令一遍,確認無誤之後,立即派出傳令兵開始騎馬奔出中軍,趕往各部傳達於孝天的命令。
數千名建奴最精銳的騎兵,包括一些他們稱之為萬人敵的巴牙喇白甲兵,在盯著於家軍密集的炮火,終於在付出了近三分之一的傷亡代價之後,衝至了於家軍陣前百步之內,呼嘯著亮出了他們手中各種武器,持弓者有之,持矛著有之,持刀者也有之,更有建奴因為力大,乾脆抓了一杆長柄的狼牙棒,甚至於抓著大斧的都有。
這些建奴精銳騎兵們在接近於家軍陣線之後,效仿前面的部分建奴騎兵那樣,也都紛紛給他們的戰馬蒙上了眼睛,讓戰馬處於一種盲視的狀態,只能任憑他們驅策,直挺挺的朝著於家軍陣線攻來,至於死不死,他們這會兒完全已經不管了。
在戰場上任何一支軍隊,特別是這個時代的軍隊,一戰之中如果付出十分之一的傷亡代價,如果還沒有崩潰的話,就應該稱之為精兵了,如果一支軍隊在傷亡兩成兵將之後,還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