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劈斷了他的槍桿,甚至連他的大拇指也一起削掉。
但是多爾袞臨死之前,還是抽出腰間寶刀,砍翻了一個騎兵的戰馬,可是這個時候一個騎兵衝過來,將一杆騎槍直接捅入到了他的胸膛之中。
多爾袞被騎槍扎中之後,仰面朝天倒在地上,但是居然還是像不死小強一般,用斷了拇指的手,抓著將他生生刺穿的長槍槍桿,拎著他的寶刀,試圖繼續頑抗下去。
這個時候眾多於家軍騎兵已經殺光了他身邊所有兵卒,呼嘯著從他身邊飛馳而過,一杆杆騎槍插入他的身體,愣是將他紮成了一個刺蝟一般,最後屍體居然就這麼被這麼多長槍插著,連倒都倒不下去,就這麼站著死在了當場。
這樣的死法著實夠慘烈,同時也夠壯烈,當於孝天隨後縱馬本來,趕到戰場的時候,這裡的戰事已經結束,只留下了滿地的屍體。
第四十二章 奴酋授首
這幾百建奴正白旗的披甲之士,也著實夠強悍,區區六百人迎戰於家軍一個騎兵營,在先遭受於家軍騎兵一通短銃射擊之後,已經傷亡過半,剩下的不足三百人,居然愣是在騎兵洪流之中,堅持到了最後一人,沒有任何人逃走,連帶多爾袞在內,全部陣亡當場。
但是他們在被屠殺之前,也給於家軍騎兵營造成了不小的殺傷,不到三百步甲,居然愣是殺傷了近三百於家軍的騎兵,幾乎是一比一的交換比,這在步兵對騎兵的亂陣之中,絕無僅有的輝煌戰績,更何況是對付的武裝到牙齒的於家軍騎兵們,他們能取得這樣的戰果,也足以自豪了。
多爾袞身上的衣甲明顯區別於其他建奴,一看就是一個奴酋,而且地位肯定很高,所以多爾袞被殺之後,於家軍的兵將對他也給予了尊重,沒有破壞他的屍體,就這麼讓他身上插滿了長槍,立在疆場之上。
於孝天並未見過多爾袞,但是在他抵達這個交戰之地的時候,還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多爾袞的屍體,策馬來到了多爾袞屍體前面,默默的注視著多爾袞,微微嘆息了一聲,說了一句:“不管此人是誰,他都值得我們這些作為軍人給予他尊重!你們妥善收殮他的遺體,查明他的身份!”
不多時他的親衛抓來了幾個奴兵俘虜,讓他們認屍,這些奴兵一見到多爾袞的屍體,頓時都跪地嚎啕大哭了起來,當場指認出了多爾袞的身份。
於孝天沒有想到多爾袞居然會親自留下斷後,並且連戰馬都放棄了,僅僅率領了數百正白旗披甲之士,留在了最後為其它建奴斷後,這麼做根本就是已經抱定了死志,完全沒有給他自己留任何後路。
所以於孝天聞訊,也大吃了一驚,立即撥馬回來,親自檢查了多爾袞的遺體,當起下插在多爾袞身體上的那些長槍,脫去多爾袞的甲冑之後,於孝天發現多爾袞身上一共有大大小小的傷口二十餘處,既有銃彈射擊的傷口,也有刀傷,還有十餘處透明窟窿,都是被騎槍捅的。
在騎兵的洪流之中,一個人即便是身披重甲,能擋住一些殺傷,但是也很難做到如此地步,可見多爾袞此人,確實堪稱一員悍將,而且也堪稱一員盡職盡責的大將,在大軍失敗的時候,勇敢的選擇了直面失敗,為自己的過失選擇了勇於擔當,寧可站著死在疆場之上,也沒有做一個灰溜溜夾著尾巴逃走的懦夫。
所以於孝天雖然痛恨這些建奴韃子,可是對於多爾袞如此壯烈的表現,還是給予了應有的尊重。
他命人仔細給多爾袞清洗了遺體,原本他是想要下令將多爾袞就地厚葬的,但是轉念一想,這麼做好像不合適,這個多爾袞就算是死了,還是有很大價值的,而且就算是他給他立碑厚葬,估計今後也會被恨極了他的那些大明百姓刨了墳頭,挫骨揚灰不可。
所以與其厚葬了他,倒不如讓他繼續發揮一些餘熱,於是他和手下人商量了一下之後,立即便想出了一個辦法。
於孝天很清楚現在朝廷對他是什麼想法,就算是他今天和建奴決一死戰,並且成功擊敗建奴大軍,朝廷也只會更加忌憚於他,絕不會就此轉變想法,把他看做是一個忠臣,而且他也確確實實就沒打算當大明的忠實走狗。
這時候如果訊息傳入京師的話,於孝天可以料定,崇禎馬上便會想方設法的給他扣上一個謀逆的大罪名,並且迫他要麼起兵造反,要麼率兵退回福建。
所以在此之前,他必須要先想辦法打擊一下朝廷,更多的爭取一些民心,而眼下多爾袞的屍體,無疑是一個很不錯的可以借力的物品。
於是他和手下謀士商議了一下之後,立即派出了三個小隊,連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