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很快打通了和建奴的商路,開始將大量的鹽茶輸入到了關外,開始和建奴做起了買賣。
建奴其實這個時候,是非常窮的,別看他們這些年來沒少掠奪大明的財貨,表面上看來是發了大財。
可是實際上對建奴來說,小冰川時期對於東北一帶的影響,要超乎許多人的想象,建奴所控制的遼東一帶,每年的無霜期最短的時候,僅僅只有三個月,最長的時候,也沒有超出五個月的,所以說遼東乃是一個絕對苦寒之地,是絲毫不誇張的。
這樣短的無霜期,使得遼東的農業根本無法得到發展,每年只能種一季糧食,而且還要看老天樂意不樂意,往往收穫的糧食很少,農業處於一種極度萎縮狀態,根本無法滿足建奴的需要。
這也是當初野豬皮努爾哈赤為何在關外大肆屠殺遼東漢人,甚至對於臣服他們的漢人也絕不留情,就是因為他們糧食奇缺,根本不夠吃的,所以才會想出這等殺光漢人,來減少吃飯人口的缺德辦法。
於是建奴只能透過花錢來買的辦法,解決他們吃飯的問題,只要有錢,就有人願意做這生意,特別是山西一些富商大賈,這些年來,沒少出口糧食到關外,著實賺大發了,建奴往往從關內掠奪一大筆財富,回去之後沒多久就又流回到了那些晉商手中。
所以說如果不是這些賣國的晉商,為了賺黑心錢,把大批糧食出口到關外的話,僅僅是饑荒,就能把建奴餓死一大半。
某種程度上最終大明覆亡,這些該死的晉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建奴入關之後,也著實對晉商不錯,算是報答了晉商當年對他們的恩情。
現如今海狼集團打通了和建奴的商路,於孝天雖然眼紅建奴手頭的錢,可是原則還是有的,就算是他現在手頭上各種糧食已經囤積如山,可是他在貿易清單上,直接便將糧食出口這一項,給徹底劃掉。
(弟兄們,幫幫忙!讓我這個月做一次突破吧!多謝!)
第一百九十章 盤點1
雖然如果海狼賣糧食給建奴的話,將會獲得極高的利潤利潤,現如今建奴坐地收購糧食的價格,已經高達十幾輛銀子,把糧食從南方用海船走海路運往遼東,一石糧食起碼可以賺取到十兩銀子,這一船百噸糧食放過去,一傢伙就可以賺取上萬兩銀子。
可是於孝天卻嚴令主管這件事的手下,一顆糧食都不許賣給建奴,只允許將茶鹽等商品賣給建奴。
建奴本身不會製鹽,而且那邊天氣酷寒,熬鹽成本也非常高,所以他們食用的鹽主要是依賴進口,所以鹽這種東西,也是他們很需要的商品。
對於茶葉來說,建奴消耗雖然並不多,但是鹽茶這兩種東西,他們的同盟者蒙古諸部卻很是需要,建奴拿到這些鹽茶之後,倒手賣給蒙古諸部,又可以賺取不少利潤,所以這兩種商品,還是頗受建奴歡迎的。
但是像玻璃器皿和香皂肥皂這種目前還屬於奢侈品的東西,建奴卻並不需要,他們貴族數量有限,就算是要,也只需要極少量,另外為了解決吃飯問題,皇太極嚴令不得進口奢侈品,供個人享樂,所以這些海狼的拳頭產品,反倒在和建奴貿易的物品之中,成了雞肋。
但是像一些日用的陶瓷之類的東西,卻還是比較受歡迎,為了進一步開啟貿易途徑,更多的從建奴手中賺取利潤,於孝天考慮再三,最終批覆可以少量出口一些印度棉布或者目前南方滯銷的松江布給建奴。
而建奴身在酷寒的遼東,對於棉布這樣的東西,卻還是相當歡迎的,這麼一來,雙方的貿易立即便如火如荼的做了起來,經常會有從南方過來的船隻,在登萊一帶稍作停留,然後繼續北上航行到遼東一帶,和建奴進行貿易。
但是作為交換,讓建奴全部真金白銀的拿錢來買這些東西,卻又不太現實,因為建奴手頭也沒有那麼多的現銀,於是雙方最終商議,建奴出一部分現銀來購買物資,剩下的貨款,則使用部分鐵錠以及遼東特產的虎骨、鹿茸、人參、高麗參、貂皮等土特產進行交換,價格方面,建奴議定的價格也不高。
像人參這樣的藥物,大明需求量很大,在南方現在整個藥行之中,人參基本上是有價無貨,一斤人參的價格,高到了百兩銀子之多,就這樣也一參難求。
但是海狼和建奴議定的價格,一斤人參,卻僅僅只有七兩銀子,運回南方之後,立即就可以賺取到十倍以上的利潤。
所以這種貿易,對海狼來說,也是非常划算的,另外海狼貿易人員還提出,可以用生口來進行交換,一石糧食可以從建奴手中換取兩個漢人奴隸,對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