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各鄉各村便擺脫了各自為戰的局面,擁有了一支擁有較高戰鬥力的機動力量,但是前提是這些人都要歸於孝天所轄,而且於孝天不負責給他們發餉,縣團的這些鄉勇的糧餉,分攤到各鄉各村的鄉紳頭上,由他們承擔。
另外在需要的時候,於孝天可以調動這些縣團的鄉勇,作為他的輔兵使用,這些人跟他出去打仗,不用負責戰鬥,主要負責後勤運輸。
要知道福建是多山地形,馬匹很少,而且海狼的步軍對於後勤要求相比其他軍隊要高很多,出戰的話,沒有足夠的後勤保障,是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的,單單是他們所攜帶的那些盔甲,就相當有分量。
正常情況下行軍途中,海狼步兵並不隨身穿戴甲冑,只攜帶武器和一些隨身用品,甲冑是要由輔兵來負責隨軍運送,戰時才披掛上陣。
所以於孝天少不了要依靠輔兵,來為手下們提供後勤支援。
因為福建多是山地丘陵地形,就算是有馬匹,在這種地形行軍,車輛也很難運動,更不要說裝載大量的物資了,估計幾個陡坡下來,馬匹就被累死了。
於孝天思來想去了一陣之後,最終還是決定用代畜輸卒的辦法,完全依賴人力車輛來保證軍隊的後勤運輸供應。
(感謝諸位投月票的兄弟們!另外還有弟兄手頭有月票嗎?拜託留下吧!)
第十三章 各路反應
運輸車輛,在這種丘陵和山地的地形中沒有什麼比雞公車更合適的了!於是於孝天在受撫之後,在泉州便找當地的木匠,訂造了一大批的雞公車。
這種雞公車可比以前淡水寨供給奴隸和犯人用的那種簡裝版雞公車要好很多了,起碼車輪是正兒八經的工匠做出來的,車軸也是用正兒八經的鐵木或者荔枝木製作而成,平時注意保養,及時給車軸上油的話,使用起來倒是也算輕便。
只可惜現在他還沒有能力大批次製造軸承,要是使用軸承的話,這種雞公車使用起來會更加輕便許多,即便是如此,這些雞公車由壯勞力推動的話,每輛車也至少可以拉三百斤左右的物資。
八百輛雞公車,一次性可以運輸一百二十噸的物資,基本上可以滿足兩千人到三千人的步兵,一個月左右的糧食所需,另外還包含一定數量的彈藥物資。
這也是於孝天為何這一次提出來要帶一千輔兵隨行助戰的原因,一千輔兵,正好裝備八百輛雞公車,基本上可以滿足海狼行軍打仗的後勤需求。
這一次於孝天一聲令下,從泉州府各縣的縣團之中,抽出了一千名身體條件最好的青壯鄉勇,令他們推著雞公車隨軍一起行動。
他於孝天的手下可不像是其它那些同行們那樣的行事作風,海狼軍事系統歷來講求令行禁止,不動則已,一動起來,便會以最快速度完成命令。
所以這邊於孝天一聲令下,那邊兩千精銳步兵加上一千運輸輔兵,立即便滾滾開拔出了泉州府,泉州知府得知訊息,甚至還派人跑去為於孝天送行。
當然在大隊人馬開拔之前,大約二百人左右的特戰隊以及斥候連的斥候們便已經提前動身。
這些特戰隊員和斥候們,隱藏了身份,化裝成了各色人等,分頭上路,先於大隊人馬之前,趕往了延平府,開始為接下來的大戰打前站去了。
於孝天雖然心裡面瞧不起這黑鬍子,但是卻並不因此就大意,該做的一切都按照最高標準做,用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的手段,來對付這個黑鬍子,既然要打,那麼戰前偵查這是此戰能否取勝的重中之重。
於是於孝天毫不吝嗇的調集了大量斥候和特戰分隊,投入到了這場針對黑鬍子一夥人的進剿之中,也全當是對手下的一次大練兵了。
海狼的步兵行動比起張嘉策要快太多了,張嘉策當初奉命出兵,單是準備就耗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一路上磨磨蹭蹭,每天行軍距離居然不超過二十里,而於孝天的隊伍從下令準備到出發,總共只耗費了三天時間,這一路趕往延平府,更是日行軍距離超出了五十里。
這五十里可不是平原地區的五十里,而是山地地形的五十里,如果放在平原的話,海狼的步兵每天行軍距離,起碼可以再翻一番。
而且於孝天的人馬軍紀森嚴,沿途斷無其它官軍那樣,一路搶劫的行為,這讓不少沿途的百姓和鄉紳感到很是有些詫異。
不過要說海狼部眾所過之處秋毫無犯,也有點太抬舉於孝天了,雖說於孝天嚴令手下途中不得擅自行掠,可是對於所經之處的一些大的鄉鎮村堡,他還是要小小的敲詐一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