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爆發衝突,必將是血腥的近距離廝殺。
就在這一觸即發時刻,政府軍指揮官摘下了帽子:“我不會對我守護的平民下手!全天下的安派都是兄弟!”
指揮官也是信眾,在這一刻他終於倒向多數的人民。
隊伍裡持槍士兵的手指頭,紛紛鬆開了,他們之間有很多人都是安派,爆發武裝衝突是最不願意看到的。
巴拉克藉此高呼:“安派都是兄弟,都是一家!兄弟們,讓我們站起來,讓我們一路前進直到推翻這個愚昧的統治!”
被令前來鎮。壓計程車兵,多數調轉了槍口,喊著口號加入到安派陣營中。
最後頑抗的指揮的軍官,被他們的手下卸掉了裝備,槍指在了腦袋上。
科威特信眾隱忍多時的怒火爆發出來了,早已收到風聲的埃米爾,攜帶家眷和少量親衛倉皇逃往沙特,安派成功佔領了皇宮。
其餘安派武裝則分別控制了議會,首相府在內的重要建築,電視臺傳出了反對派領導人巴拉克的錄影和號召聲音。
“我們追求和平和穩定,有序的前進以響應先知的號角!但不表示我們是一群可以隨意愚弄和待宰羔羊!安派的兄弟們,讓我們像伊拉克一樣,讓我們像敘利亞一樣,站起來吧!”
==
ps:第一部分的最後內容了,應該還有三五十章吧,故事線索開始會有些散,但最後都會集中起來。(未完待續。)
第177章 侍衛長的行動
科威特的安派政。變,訊息立馬傳向世界。
與先前伊拉克、敘利亞的安派掌權不同,畢竟是處在戰亂中的國家,安派的崛起在缺乏對神教了解的外國而言,更多是正常的抱團。
直到安派奪取一個正常、富裕國家的政權後,才猛然讓更多人醒悟:安派運動或許比媒體評估的、政府所說的要嚴重得多。
中東世界的感受就更加強烈,安派的接連崛起和奪權,簡直是給其它國家安派的莫大鼓舞,樹立榜樣。他們堅信著要有先知點名的政權,才是正確的政權。
如果說是先前的警惕多是對於安派未來發展的擔憂,安派奪取科威特政權後,則是一種放大了的危機訊號。
埃米爾出逃,首相被捕後,科威特國內的部隊多數歸順了安派,“半島之盾”在科威特境內的駐軍,面對氣勢強盛的安派,紛紛撤離。
裝備好,不代表意志堅定。
這一幕在中東早已經被上演無數遍。
倉皇跑路去沙特的科威特王室,本想著求援的他們卻並沒有想到,財狼剛走,餓虎又來,自詡中東老大哥的沙特,絕非善茬。
沙特的國防大臣就放出狠話:“根據歷史檔案,整個科威特都是沙特領土的一部分。如若非法取得政權的反對派執迷不悟,沙特將會發動對非法政權的清理!”
沙特除了警告安派,還強調了科威特的“歸屬”。
作為美國的盟友,一直都有意在中東建立自己領導地位的沙特,也因此沒少充當攪屎棍,在伊拉克、在敘利亞動。亂背後,都有其煽風點火的影子。
作為攪屎棍的小弟,沙特自然擁有對局勢的靈敏判斷,安派這些年來的崛起,沙特可以說是最早警惕的。
安派對人們有著一股致命的吸引力,就連沙特國內也有大把信眾。如果不是聖地麥加位於沙特,一定程度上壓制著安派的思想,怕是早已經鬧開。
安派得寸進尺的擴張、安派思潮的日愈嚴重,沙特境內已經有聲音在反對權威的神權……為應對隱患,沙特必須要對外動武以轉移內部矛盾。
這個標準的想法,也隨即被堅定追求民主、自由,與君主制國家稱兄道弟的盟友美利堅,第一時間獲悉。
美國總統內閣展開了對事件的討論。
國家安全顧問說:“在某種程度上,產油國之間的對抗,將會導致石油減產,油價升高,從而拯救我們瀕臨破產的頁岩油資源。當然戰亂還會伴隨另一種可能性的增高。”
總統很清楚:“安派?”
“是的,我們對安派的核心構成、追求信仰都缺乏瞭解,但可以肯定它們受到年輕人的堅定追捧,有一致的目標。目前全世界預計有超過三億的信眾。”
“安派的核心集中於伊拉克和敘利亞,然而這兩個國家,一個是反美親俄,另一個表面與我們友好,但它們為了贏得伊朗的聯合,最終不會認同美國價值觀。”
總統說:“我們可不可以藉助沙特之手,讓他們遏制安